洛特曼修辞学思想初探
本文关键词:洛特曼修辞学思想初探
【摘要】:目前,俄罗斯学界主要从语文学、言语学、交际学等角度对人文修辞学进行研究,而洛特曼对人文修辞学的理解则别具一格。他在分析人的意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文本与修辞格的生成机制;以隐喻和换喻为切入点,从文化、宗教、符号、认知等方面对修辞格的类型本质与功能本质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构建元修辞学的思想,并对篇章的修辞结构及功能进行了研究;从符号学角度解释了文体语体修辞学与语义学、人文修辞学的对立关系。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欧亚系;
【关键词】: 人文修辞学 修辞格 篇章 文体语体修辞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0.引言尤·米·洛特曼(Ю.М.Лотман,1922—1993)是享誉国际的苏联文艺学家、文化学家与符号学家,对他的研究近些年已成为一门显学。受俄罗斯国内人文修辞学(риторика)①研究热潮的推动,本文试图对中国学者鲜有涉及的洛特曼的修辞学思想进行梳理,这对深化ри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勇;;关于篇章的符号学地位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顾曰国;西方古典修辞学和西方新修辞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3 樊明明;;再论риторика与стилистика[J];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妮娜;;自然形态下的口语和书面语溶合结构研究——俄语讲演语篇特点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3期
2 俞莹之;;古典修辞学理论与新修辞学理论之完美结合——内贾德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3 冯寿忠;新世纪修辞学的发展之路──从西方修辞观的演变谈起[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韩虎林;美学视野中的英语修辞[J];池州师专学报;1994年01期
5 卫莉;;播音主持专业的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东南传播;2010年08期
6 黄震华;文体学方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7 赵有斌;语篇的修辞结构分析[J];福建外语;2000年04期
8 孟志刚,熊前莉;中国英语修辞学二十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9 曹德和;;内容丰富 逻辑严谨 创获甚多 见解深邃——《西方修辞学史》介评[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3期
10 林文艺;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看翻译活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鞠玉梅;英语语篇分析的伯克新修辞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张惠芹;教学演讲学[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2年
5 程朝阳;法庭调解语言的语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彦雨;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D];山东大学;2009年
9 邱崇;《周易》语篇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克;转喻的修辞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国栋;语法隐喻作为法庭语境下说话者的语用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喻志;古希腊视角下的民事程序法与正义[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唐孝云;中美房地产广告劝说策略的对比研究—修辞诉求的角度[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文平;美国总统演讲辞中的语用移情功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任志芬;奥巴马演说中修辞格的运用及其言后之果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悦;政治演讲中的修辞情境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魏海燕;试论英语辞格系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马磊;广告语篇中人际意义在情态系统的表达[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沈杏轩;从文体角度审视隐喻功能的实现[D];福州大学;2006年
10 汪建峰;论掌握西方修辞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鸿绅;;篇章语言学的发展史及其研究领域(上)[J];国外语言学;1987年03期
2 信德麟;;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札记》(俄文本)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3年04期
3 戚雨村;索绪尔研究的新发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彬;文化 文本 认知——洛特曼符号学研究中的文化与人工智能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3期
2 郑文东;;文化比较需要一种工具语言——洛特曼关于工具语言的构想[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赵蓉晖;;洛特曼及其文化符号学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4 王亚斌;论文艺学家的艺术符号学与语言学家的文化符号学——洛特曼和乌斯宾斯基的分野[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赵爱国;;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穆馨;;论洛特曼的行为符号学[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7 王铭玉;;符号的模式化系统与符号域——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1年03期
8 郑文东;;符号域的空间结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研究视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康澄;;洛特曼语言观的嬗变及其意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张良林;胡志红;;传达符号学与意指符号学的差异——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J];俄罗斯文艺;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杰;;符号学王国的构建: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季海宏;交流中的理解与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志文;结构诗学与诗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44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4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