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表假设义“早知道”的词汇化

发布时间:2017-07-17 12:17

  本文关键词:表假设义“早知道”的词汇化


  更多相关文章: “早知道” 语用 词汇化


【摘要】:"早知道"在现代汉语中有表假设义的用法,是一种假设标记。本文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表假设义的"早知(道)"的词汇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早知道” 语用 词汇化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引言“早知道”在现代汉语中在意义上主要有三种用法:第一:“早知道”表第一时间知道、了解的意思,用在句末。如:(1)一周资讯早知道。(《广州日报》2012年2月27日)第二:“早知道”表早就知道、了解的意思,时间上表示已然。(2)听完原委简卉笑道:“这话我早知道,果真像我的语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萍;;“舍得”的成词过程浅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6期

2 李艳;;“X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文学教育(下);2010年09期

3 池建海;;“知己”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09期

4 姚小鹏;;“最不”的词汇化及其表义功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王军;;“有(一)点儿”的词汇化与语法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1期

6 付文萍;;“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7 胡孝斌;;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共同作用——谈VV的句法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8 李文山;;论现代汉语中的三个“还有”——兼论共时材料中的语法化[J];汉语学习;2008年05期

9 杨青;;浅谈“因而”的成词过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1期

10 戴庆厦;;景颇语词汇化分析[J];民族语文;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世凯;;动宾式时量动词“为期”的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汪如东;;浅析“不差钱”[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7 邵志洪;;英汉拟人法使用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芳;;“上去”的虚化进程及其成因[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黄昌静;;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张高远;;X-er与X-de的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秀芳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法化研究:争议与发展并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静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近10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N];西部时报;2010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肖晓晖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由合至离:语言的类推机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谢晓明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回眸2010汉语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云 饶琪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叠形式研究彰显问题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荣;基于历时学习者语料库的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词汇与句法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韩春兰;英汉运动事件语义编码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维莎;公共政治话语中以术语为手段的掩饰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张成进;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秋杨;汉英思考类动词语义的多角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静;汉韩运动事件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张田田;与代词“并入”相关的双音词的词汇化与语法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绍群;现代汉语“名_1+(的)+名_2”定中结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韦皓;“据说”的词汇化问题和相关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宁;“何X”的词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崔贵兵;“V不C”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4 张明友;“V不得”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张海霞;“继而”的词汇化[D];河南大学;2011年

6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潇;“所X”词汇化的层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田寅威;“以为”的词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沈中平;时间词“X前/后”词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3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53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