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标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摘要】:标语是侗水语支的一种语言,广东省肇庆地区有部分人仍在讲此语言,文章主要研究标语中的汉语借词,重点分析的是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论文以怀集诗洞的语言材料为主,采用了语言学的录音、较音、方言处理系统等多种软件。参考了肇庆封开几个讲标语方言点的语料,利用古代典籍及百越民族历史文化资料,以及汉语中古构拟音系及现代有关方言的汉借词,然后通过大量的语音对比,系统的把汉语借词细致全面的找出来,并对这些词按照类别去划分,同时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细致的分析了标语的层次。其次通过大量的表格对比,标语发音和粤语发音,标语发音和汉语借词发音,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很明显就出来,这种方法更简洁清晰,而且更容易被语言学者所接受和认同。文中所用材料都是来自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内容详实。全文对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理论价值的意义,田野调查点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当地人生活习惯,语言变迁方面做了专题研究,同时重点对标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其他语言的借用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标语 汉语借词 历史层次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7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 文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前人研究的状况11-12
- 1.3 文章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意义12-13
- 1.3.1 理论背景12
- 1.3.2 理论意义12-13
- 1.4 文章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3-15
- 1.4.1 文章的基本内容13
- 1.4.2 文章的研究方法13-15
- 2 标语与标人聚居区的汉语15-21
- 2.1 标语与怀集县诗洞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简述15-16
- 2.2 标语的语音系统16-17
- 2.2.1 标语的声母16
- 2.2.2 标语的韵母16-17
- 2.3 怀集地区的粤语17-20
- 2.3.1 怀集县白话音系17-20
- 2.4 标语的词汇概况20-21
- 3 标语的现代汉借词21-30
- 3.1 标语现代汉借词声调的特点21-23
- 3.2 标语现代汉借词声母的特点23-25
- 3.3 标语现代汉借词韵母的特点25-30
- 3.3.1 不带介音的阴声韵25-27
- 3.3.2 带介音的阴声韵27
- 3.3.3 阳声韵27-30
- 4 标语的古汉语借词30-51
- 4.1 标语古汉借词(老借词)声调30-31
- 4.2 标语古汉语借词声类的读音分析31-40
- 4.3 标语古汉语借词韵类的读音分析40-51
- 4.3.1 果摄40-41
- 4.3.2 假摄41
- 4.3.3 遇摄41
- 4.3.4 蟹摄41-42
- 4.3.5 止摄42-43
- 4.3.6 效摄43
- 4.3.7 流摄43-44
- 4.3.8 咸摄44
- 4.3.9 山摄44-45
- 4.3.10 深摄45
- 4.3.11 臻摄45
- 4.3.12 宕摄45-46
- 4.3.13 江摄46
- 4.3.14 曾摄46
- 4.3.15 梗摄46-47
- 4.3.16 通摄47
- 4.3.17 入声汉借词47-51
- 5 标语中汉借词的类别分析51-72
- 5.1 动作行为类51-54
- 5.2 称呼类54-56
- 5.3 天文地理类56-57
- 5.4 身体部位类57-58
- 5.5 生产、生活类58-63
- 5.6 植物、动物类63-67
- 5.7 数词、量词67
- 5.8 性质、状态词67-68
- 5.9 时间、方位词68-70
- 5.10 政治制度类70-71
- 5.11 新式名词71-72
- 6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4
- 致谢74-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5-76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金波;西夏语中的汉语借词[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04期
2 季永海;;论满语中的汉语借词[J];满语研究;1985年01期
3 赵杰;;论满语中汉语借词的发展[J];语文研究;1988年03期
4 罗庆铭;菲律宾语中的汉语借词[J];语文建设;1997年04期
5 范宏贵;现代越语中的古汉语借词[J];东南亚纵横;1998年04期
6 榕培;;词海探珠五十八、汉语借词[J];英语知识;1999年10期
7 方晨明;越语中汉语借词的越语化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符昌忠;村语中的汉语借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6期
9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汉语借词看汉族文化对维吾尔文化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婷;;俄语中的汉语借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越;;法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周国炎;;现代汉语借词在布依语中的地位[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佟永功;关嘉录;;论满文中的汉语借词[A];满学研究(第一辑)[C];1992年
4 马睿颖;;评美·安德鲁·J·穆迪《英语中汉语借词的译介语与源出语》[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潭江;从汉语的借词看融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韦仕杰;一本布依族语言文字研究的佳作[N];贵州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怀榕;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陈宏;贵州松桃大兴镇苗语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占升平;镇宁布依语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玉敏;关于科尔沁土语的汉语借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2 包克;突厥语族中汉语借词和汉语与突厥语族的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杨悠悠;苗语中汉语借词的读音规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4 余晓丽;维吾尔族大学生口语中汉语借词的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5 唐琴;湘西苗语中汉语借词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6 申小娟;标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7 苏米雅;关于鄂尔多斯土语的汉语借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Adam Joel Ensign(安义宣);锡伯语中的汉语借词[D];北京大学;2012年
9 王梦颖;美国大学生对汉语借词的态度及使用动机调查[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黄新亮;从满语中的汉语借词看满族文化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6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7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