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6 18:35

  本文关键词: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汉韩对比 “连”字句 偏误分析 习得顺序


【摘要】:汉语“连”字句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特殊句式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语法点。“连”字句本身的结构与语义表达的复杂性使外国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很多困惑,同时,由于汉韩语言类型与结构上的差异,韩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连”字句中较易产生语法错误。本文首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崔永华(1984)的“连”字句句式分类归纳了汉语“连”字句的十一种句式,并进行了跟韩语里对应形式的对比分析。其次,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连”字句各类句式的学习难点,针对韩国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以后以学生的个人信息为依据把学生的水平分成三组,即hsk4级组、hsk5级组、hsk6级组。在语料分析部分,以不同汉语水平的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使用汉语“连”字句中产生的偏误情况及原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最后,以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各类“连”字句句式的习得顺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所得的结果,以“连”字句语义为句式分类依据分析韩国学生各类“连”字句使用时出现的偏误,根据各种句式的各种偏误类型来分析与解释成因。最后,构拟了韩国学生对汉语“连”字句十一种句式的习得顺序。本文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如下:4级组学生的偏误率为61.21%、5级组为54.32%、6级组学生达到43.86%的偏误率,虽然学生的水平之间出现的偏误率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总体来看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连”字句各类句式的总体偏误率超过50%,这说明汉语“连”字句对韩国学生而言是难度较高的一个句式。具体而言,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的各类句式中,表达逆反义的“连+表示修饰动词的成分+都/也+VP”句式的掌握程度最高,而表达强调义的“连+主要动词+都/也+主要动词”句式使用偏误率达到84.27%,其掌握程度最低。从汉语“连”字句语义类型上看,隐含比较类的偏误率为56.67%、标举极端事例类的偏误率是44%、逆反义类的偏误率为44.4%、强调义类的偏误率达到66%。其中,表达强调义的“连+主要动词+都/也+主要动词”句式出现了最多的偏误。总之,汉韩标记度完全不对应的时候,偏误率最高。此结果说明,语言标记度对二语习得中影响较强。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习得、使用中产生的偏误进行较为全面的描写,从而使学生能在使用中减少偏误,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最后,期待对汉语“连”字句的教学中能有更多的学者进行更为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汉韩对比 “连”字句 偏误分析 习得顺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0. 绪论10-11
  • 1. 文献综述与本文的研究思路11-22
  • 1.1 汉语“连”字句的本体研究综述11-15
  • 1.2 汉语“连”字句的习得及偏误分析研究综述15
  • 1.3 本文“连”字句的分类与研究思路15-22
  • 2. 汉语“连”字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与问卷设计22-41
  • 2.1 汉语“连”字句与韩语相应表达式对比22-36
  • 2.1.1 对应28-31
  • 2.1.2 部分对应31-33
  • 2.1.3 不对应33-36
  • 2.2 问卷设计36-41
  • 3. 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偏误考察41-131
  • 3.1 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偏误类型分析41-49
  • 3.1.1 句法结构偏误42-44
  • 3.1.2 语义与语用偏误44-49
  • 3.2 韩国学生汉语“连”字句各类句式偏误考察49-124
  • 3.2.1 “隐含比较”类49-70
  • 3.2.2. “标举极端事例”类70-88
  • 3.2.3. “表逆反义”类88-108
  • 3.2.4. “表强调义”类108-124
  • 3.3 韩国学生“连”字句各类句式习得顺序构拟124-131
  • 4. 结论131-133
  • 参考文献133-141
  • 附录141-1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希亮;;试论关联形式“连…也/都…”的多重语言信息[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3期

2 施家炜;;外国留学生22类现代汉语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577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77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