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汉语词典“对等”的定义和“对等翻译”中“对等”的误译
本文关键词:评汉语词典“对等”的定义和“对等翻译”中“对等”的误译
【摘要】:汉语词典对"对等"一词的定义不一致。"对等翻译"被视为中国翻译界的理论经典和金科玉律,译自西方翻译理论核心术语equivalent/equivalence,英语词义为"相当"。研究发现《新华字典》和《高级汉语大词典》两部词典有误,《现代汉语词典》、《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和《现代汉语辞海》的定义是正确的:对等即相等;"对等"即对等,与"完全对等"同义,非"大体对等"。"对等翻译"中的"对等"译自词义为西方翻译理论术语"大体对等"的equivalent/equivalence,"大体对等"即"相当",译成"对等"是误译。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关键词】: 词典 对等 定义 大体对等 绝对对等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汉语词典中“对等”一词的定义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对等”一词的定义是:“对等:(等级、地位等)相等;双方应派对等人员进行谈判。”“相等”一词的定义是:“相等:在数目、程度等方面彼此完全相同。”(2006)《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对等”一词定义是:“对等:相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国旗;姜淑萱;;也谈“对等”与“相当”[J];外语研究;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加;论习语中的文化差异现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黎;;论英汉动物比喻的形象比较及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3 宋华英;;“琴”字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杜丽霞;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杨建营;唐文兵;;武术的本质特征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张欣欣;;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认知”因素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国辉;陶大勇;;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徐德玉;;赫哲族谚语翻译方法的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贾秋仙;;中、英文语言内涵色彩的差异及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3期
10 董晖;习语翻译中的借用译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石梦婕;;文化翻译学建构新探——基于文化语义学的翻译学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齐璇;汉语语义知识的表示及其在汉英机译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陈清才;基于粗集的汉语建模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8 周波;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9 饶明辉;当代西方知识产权理论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理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雅琴;目的论在中英广告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国祥;上海市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青;论抢夺罪中的抢夺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6 樊玉林;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仕铋;我国中学校长聘任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程远;基于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沙沙;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的分形网络连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赖瑜;小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田心;奈达翻译定义之我见[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2 李田心;不能用“等效”原则解读奈达的翻译理论[J];外语学刊;2005年02期
3 李田心;谈奈达翻译理论中几个基本概念词的误读和误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04期
4 李田心;谈译名“功能对等”及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J];上海翻译;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文军;胡汝f ;;对等翻译理论在商标词翻译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7年04期
2 刘霞;;基于英汉主语差异谈平行语料库的对等翻译[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3 宋兆娟;刘玉婷;;程度副词在政治文献中的对等翻译——以《十七大报告》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周平;不对等翻译刍议[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5 邓良春;;目的论观照下《春望》两译本评析[J];丝绸之路;2010年20期
6 刘晓树;;对等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哈利迪;麦金托什;斯特雷温斯;陆炳甫;;比较和翻译(下)[J];当代语言学;1979年06期
8 余陈乙;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和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郭文涛;从美学角度看英语比喻的对等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0 习青侠;从语用学的意义观看对等翻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思;;从奈达的“对等”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家和;;试论苗侗文化俗语的等值翻译与相对等值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王建华;简谈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化能力培养[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徐建华;引领全球跟进 实现互联互通[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旭艳;论静态对等翻译策略在英汉立法句子翻译中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姜柯;论语用意义上的对等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迟梦筠;论戏剧的对等翻译原则[D];四川大学;2004年
4 杨志宏;从功能语篇分析角度谈商务英语的对等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谢希琰;《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修辞手法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建英;法律文献中的模糊表述及其翻译[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7 齐明珍;基于文本功能的对等翻译[D];山东大学;2008年
8 佟光宇;记者招待会汉英交替传译对等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宾;对等翻译的虚拟性[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包宝泉;翻译对等与读者反应论[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92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59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