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成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本文关键词:智能生成教学模式的课堂设计——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
【摘要】:文章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例,阐明智能生成教学模式课堂设计的策略,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促使学生运用智能并发展智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 菏泽学院中文系;菏泽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智能生成教学模式 创造能力 语文教育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项目“智能生成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科研能力提升作用研究”(编号DIA11026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一、智能生成教学模式的内涵(一)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能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未来。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是由人的智能决定的。因此,教学的最高目标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能。人的智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建映;对创新思维规律的再认识[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张建映;生物进化的必然性、规律及实质——“主客体关系学”的生物进化观[J];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邵子华;;高校文科教学亟需实施智能教学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邵子华;;语文教育:过程和方法的目标不容忽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0期
5 吕公礼;语用主体信息空间虚拟化的思考[J];外语学刊;2001年04期
6 王景波,常波;加强足球运动员智能训练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7 袁长东,崔永军,董兴辉,陈正荣;论计算机图形学的画法几何方法[J];现代电力;2000年01期
8 李琦,王兆安;对医药科技信息专业整体课程结构优化的探讨[J];医学教育;199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海源;人工智能中知识获取机制的哲学思考[D];山西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登科;语文教学中的人格培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张力舟;;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个性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08年05期
3 曾郁梅;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有效研究的层面之一——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有感[J];语文学刊;2005年06期
4 郑晖;信息化的语文教育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5 李汝中;;论语文教育中的民族精神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6 薛薇薇;语文教育终极目标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汪禄应;语文教育理论素养论[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8 盛斌;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陈晓洁;语文情趣:语文素养的核心[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09期
10 蒋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明;;满族语言教育的成绩与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改革初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许卫全;;从儒家“文道统一”的文艺观解读叶圣陶的“平衡”理论[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黄淑芬;;论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5 祁峰;郭曙纶;;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罗燕;;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构想[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家珏;;守望文化传统 教好大学语文[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祁峰;;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刍议[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万仪;;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发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章文艳;;大学语文真能被遗忘吗?——浅析提升大学语文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岳;语文教育一定要“保卫”汉语[N];经济参考报;2008年
2 马斗全;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程新菊邋崔大斌;语文教育要有生气和活力[N];光明日报;2007年
4 孝义市第三中学 马夏民;谈大语文观理念下的教学行为[N];吕梁日报;2010年
5 陈光磊;像敬爱母亲那样,,敬爱我们的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王尚文;对话的必要与可能[N];文艺报;2007年
7 记者 陈香;百名专家学者:新大学语文课程应倡母语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松明菊;“双语文”教学的优越性[N];贵州民族报;2007年
9 大象出版社北京事业部总经理 李人凡;尊重经典 优选时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浙江丽水学院中文系主任 陈喜珍;树立能力本位的“大语文”教学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君;大学语文教材研究(1978-2008)[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试论现代家庭的语文教育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洪波;国外教育对中国语文教育百年变革影响摭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彩霞;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语文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涂红梅;高职语文课程的设置定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慧;叶圣陶语文美育思想初探[D];贵州大学;2007年
6 李琳;明清语文教育历史梳理及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邓艺颖;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实用、人文及审美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张琪;五本“大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9 蒙淑毅;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向明;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案例教学研究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5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05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