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我们那口子”的生成方式

发布时间:2017-08-04 23:00

  本文关键词:论“我们那口子”的生成方式


  更多相关文章: 我们那口子 生成方式 优选论 类推


【摘要】:根据优选论,"我们那口子"是由"我们家那口子"省略"家"得来的,而非用"我们"替换"我那口子"中的"我"得到的。"我们那口子"生成后,对同类结构的产生起到了类推样板的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我们那口子 生成方式 优选论 类推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人称代词是人称指示语研究的重点。对于人称代词,我们要区分其常规的、无标记的用法和非常规的、有标记的用法。鉴别一种人称代词的用法是否有标记,主要凭借其定义。我们对三身单数人称代词的界定为:“我”是说话人称自己一人,“你”是说话人称听话的一人,“他”是说话人称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家煊;;“糅合”和“截搭”[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2 徐阳春;汉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考察[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3 刘振平;;“距离效应”与人称代词的变指[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冯胜利;;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998年01期

5 潘海华;梁昊;;优选论与汉语主语的确认[J];中国语文;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俊勋;从高诱注看东汉北方代词系统的调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周刚;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张家合;;元刊杂剧的疑问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陶智;刘胜;;论古汉语中反身代词的转指用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6 王瑞敏;;浅谈汉语他称表达中的爱称表达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唐国平;李斐;;攀枝花专有名词的模因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宋媛媛;;浅析《世说新语》中的己称代词和旁称代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9 高敏;;安徽芜湖方言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10 刘晓梅;从《孟子》看“夫”的语法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吕乔;;日语“人(ひ と)”和汉语“人家”的自称用法对比[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杜春妙;;从“这”的误译谈起[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祖生利;;《元典章·刑部》直译体文字中的特殊语法现象[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4 武宏琛;;现代汉语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研究述评[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尹雯;;陕甘宁清至民国时期方志方言文献中的疑问代词[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6 邓艳平;;《水浒传》第一人称代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朱怀;概念整合与汉语非受事宾语句[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云付静;同义副词A式与AA式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林琳;“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隐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琪;留学生对汉语“谁”的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语料库途径[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郝敏;现代汉语广义领主属宾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睿华;英汉名词标记性对比研究及其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曾检红;限制副词“只”与“X”的粘合[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张欢;现代汉语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及其标记问题[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2 潘海华;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1997年04期

3 沈家煊;;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J];语言科学;2004年06期

4 冯胜利;论汉语的“韵律词”[J];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波涛;市场经济下美术的状态与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欧阳友权;;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4期

3 刘灿群;;艺术语言模糊美的言语生成方式[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沈利华;;论中国吉祥文化的内涵及其生成方式[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代长斌;;浅谈古汉语意象词的生成方式——意象词映象之二[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年06期

6 杨小雪;金志茹;;网络语言的生成方式及利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张宽武;;论中国古代画论的生成方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宽武;;论中国古代画论的生成方式[J];中州学刊;2010年05期

9 张虹;;关于网络语言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建生;;论“诗情画意”之生成——以王维山水田园诗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东;杜群贵;叶邦彦;;二维有限元自适应网格规划生成[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晓东;杜群贵;叶邦彦;;二维有限元自适应网格规划生成[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3 姚捷文;;电子文件与传统纸制文件的比较[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4 冯跃忠;李晓峰;;SIP Servlet平台上一种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业务生成方式[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5 杨永忠;;第三人称代词反单向性照应及相关理论问题[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杨春亮;孙大中;;冀东青龙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其构造背景[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6-27)[C];1992年

7 王智;钱觉时;宋远明;;燃煤灰渣活性差异及来源研究[A];第一届脱硫技术及脱硫石膏、脱硫灰(渣)处理与利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丽华;易爱纯;;抗血管生成与血管依赖性实体瘤的治疗[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李胜;申晓宁;陈庆伟;胡维礼;;多目标优化算法在冗余机械手逆解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凤元;张其善;;一类智能码序列的相关函数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春艳 蒋娅娅;变革催热新年第一市[N];解放日报;2006年

2 飘零雪;别具一格的资料收藏大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王雪平;推进装甲机械化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N];解放军报;2008年

4 ;零售连锁物流的系统需求[N];国际商报;2005年

5 任海泉;探求信息时代兴训强军之路[N];解放军报;2006年

6 ;克隆数据的惟一选择[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欧阳国华;重视国防合同管理[N];解放军报;2008年

8 曹清;钢铁企业深加工发展模式[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郭建跃 欧灿 本报特约记者 罗路云 覃照平;“大功三连”的新变化[N];解放军报;2007年

10 钟孺乾;迹象学:面向未来的课题[N];美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永开;基于需求驱动的虚拟仪器软件自动生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魏艇;血管生成素-1、血管生成素-2及Tie2受体在人体血管瘤裸小鼠移植模型中的表达[D];四川大学;2007年

3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4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5 巫景飞;企业战略联盟:动因、治理与绩效[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杨启智;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雯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2 祝正锋;从石鲁看时代性与山水画语言的生成[D];西南大学;2006年

3 何鑫;“元曲四大家”杂剧连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丽娟;中日新语流行语对比[D];广西大学;2008年

5 李晓华;沉重心灵的轻盈舞蹈[D];华侨大学;2007年

6 邹蓉;明中期历史演义的文本生成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奇森;从笔触的内部生成方式谈西方绘画笔触的表现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书翰;基于OpenMusic的频谱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9 李昕;非线性语汇下的建筑形态生成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朱慧玲;孟子道德生成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22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22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f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