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通识教育之外语教育涵养

发布时间:2017-08-05 14:43

  本文关键词:通识教育之外语教育涵养


  更多相关文章: 通识教育 外语教育 人才培育 教育质量 人文素养 文化差异


【摘要】:外语教育为通识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促进学习者业术精进之余,亦不宜单纯以其工具性视之。扎实的外语教育应涵括一定程度的内涵和人文素养,此为质化之教育层面,而非量化的效标。本文所讨论的外语涵养聚焦在文化沟通和文化差异的认知两重点上,这方面包括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国际观、批判思考、文化知识、异质文化之伦理观、民主程序之体认等等,故而深度之外语教育非仅为技能及技巧的训练而已,亦有与异文化人士从不同价值基础上沟通及迈向国际化之各种隐性素养在内。
【作者单位】: 静宜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关键词】通识教育 外语教育 人才培育 教育质量 人文素养 文化差异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近二十余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已从先前偏重个别专业以及细分科系的着眼点慢慢地转而关注全面性的知识传授以及整体人才的开发,也就是说,从专业能力提升和培养的策略,变而为专才培育的考量。乍看之下,好像没有什么改变,其实不然,专业能力讲究的是职场的要求和组织运作的水平,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加媚;;论英美文学教学中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张志华;;影响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因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9年11期

3 谢辉;单敏;;论培养“人文主义”的外语人才教育理念[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奚俊岚;;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设计探略[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年02期

2 李华;徐敏;;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李合琴;陈小丽;;卓越计划与创新型国际化工程人才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陈艳琳;;英语教学中的人文主义——纵览[J];华章;2008年08期

5 刘曙霞;;“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2年06期

6 于庆焕;;浅谈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3年05期

7 王琳;;英语文学对人文素质的影响探讨[J];芒种;2013年09期

8 金成星;;新时期外语人才创新素质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媛媛;社会转型期“和合”精神人格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龙炳文;新世纪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理念与内涵[J];改革与战略;2004年11期

2 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04期

3 栗玖玲;;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7年08期

4 孙玉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汪家树;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谢南斗;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3期

7 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8 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J];外语界;2001年01期

9 陈新仁,许钧;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理念与内涵——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晋勇;徐定喜;;对河口县瑶族外语教育的设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4期

2 詹德华;着眼于外语教育的语言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丁辉;包天仁社长采访著名外语教育专家马俊明先生实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4 ;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记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年02期

5 本刊编辑部;致作者和读者[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6 俞约法;读《论外语教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7 魏立明,隋铭才,何梅蓉;从语言到教育:九十年代外语教学发展的走向——兼论在我国确立外语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必要性[J];外语界;1998年01期

8 何薇;;通识教育为平台,引领双语教学的深入和拓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9 曹治柳;;论实行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J];新世纪论丛;2006年01期

10 彭永清;山科武司;吉田弘之;;欧亚外语教育现状[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鲁子问;;试论外语规划[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李宇明;;中国的话语权问题——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滕树立;;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托合提汗;卜春耘;;双语教学模式的艰难探索[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宇明;;关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思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9 冯源;;文化理解在美国外语教育中的地位[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文若;外语院校培养方式急需改进[N];北京日报;2009年

2 记者 陈熙涵;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丛书出版[N];文汇报;2008年

3 记者 金鑫;李岚清为改革开放30年外语教育丛书作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卢春华;我国外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四平日报;2009年

5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谢韬;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冯倩 编译;外语教育在英国陷入危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伍人;转型期,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N];文汇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熊彦清邋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段晴;多元文明碰撞中语言的流变、认同与保护[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积极扶持“双语”教育[N];伊犁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国辉;中国的外语教育:基于语言能力回报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钱耘云;外语学习自主的原则—参数模型建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孙渝红;语言教育与国家战略[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英姿;美国语言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张治国;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语言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乐璋;我国近代外语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翼丰;作为批判性公民教育的中国外语教育[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陈媛;我国外语教育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4 孔颂华;当代马来西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利红;[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晓;通识课程课堂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苗娟;人本主义教学:外语教育中文化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希;外语教学中跨学科途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南昌大学;2005年

9 俞溪;沉浸式外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晓;从美国5C外语学习标准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5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25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