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西社会称谓语跨文化及价值维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4:11

  本文关键词:中西社会称谓语跨文化及价值维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英文化 社会称谓 跨文化比较 文化价值维度


【摘要】: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又通过该民族的语言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在称谓方面,中西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依据跨文化比较和文化价值维度,比较汉英社会称谓的差异,探究其背后的历史、宗教等原因。同时,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力距离两个价值维度,分析两种称谓系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加深文化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汉英文化 社会称谓 跨文化比较 文化价值维度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分级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1CWZJ4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称谓语可谓社会文化的镜像产物,具有民族性与文化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称呼系统。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各民族的称谓语在指称方式、词语数量、文化内涵、语用范式等方面各具特色[1]296。通常,称谓语被分为两类,即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中西亲属称谓语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嵘;;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社会称谓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2期

2 温象羽;称谓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3 孙芳琴;中西称谓用语的文化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佟德富;中西宗教观之比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正翠;交际口语中的文化因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七一初;非言语交际简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罗明燕,邸爱英,陈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一项对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的调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杨正翠;王军;;略论外语学习者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杨华;英汉身势语文化内涵对比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6 方瑞芬;;汉语语境中恭维语和恭维应答年龄差异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杨茜;外来词:异质文化传播和融汇的一面镜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侍中;中西思维方式差异说辩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骆贤凤;关于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常悦珠;陈慧;;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阶段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孙静波;;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状况的调查与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张娜;;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胡雪乔;张瑞花;;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陈东东;;论跨文化语用能力与口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后尘;;关于双语词典的特色[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金明;;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树广;生活世界的现实及其价值维度[J];哲学研究;2003年01期

2 教军章;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追问“完整人”的价值维度——评《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3期

3 赵悦;;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价值维度与互动规则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4期

4 栾亚丽;;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探究——由重读《共产党宣言》说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5 冯皓;王玲玲;;发展价值维度的伦理审视[J];求实;2010年09期

6 方信琼;;设计文化的价值维度与意义[J];艺海;2012年01期

7 赖英腾;谢丽华;;论文化发展的价值维度和当代价值取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徐长福;从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看“人文关怀”问题[J];哲学研究;2003年03期

9 曾海芳;;符号视域下中美灾难电影的价值维度比较探究[J];当代电影;2014年02期

10 陈石明;;马克思哲学的价值维度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站军;;人自身可持续发展价值维度:人的伦理本质和伦理的人本质[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王文兵;王维国;;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跃迁[N];光明日报;2006年

2 伍俊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维度[N];辽宁日报;2007年

3 张耀东;观致的价值维度[N];经济观察报;2013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首席专家 吴向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自觉[N];光明日报;2013年

5 朱海波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意义[N];长春日报;2014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首席专家 郝立新;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N];光明日报;2014年

7 胡卫 古荒;战略思维与改革战略[N];光明日报;2014年

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打造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首善区[N];天津日报;201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孙伟平;价值论与哲学的实质性“变革”[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玉苹;马克思哲学中的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及其关系[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璐;科学发展观的双重维度审视[D];山西大学;2011年

3 杨勇;发展价值维度的真假辨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胜男;美国快速消费品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的价值维度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3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43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