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言和文化的共变——词聚法与白、汉、彝语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10 03:07

  本文关键词:语言和文化的共变——词聚法与白、汉、彝语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词聚 白语 白族 历史比较


【摘要】:根据考古等文化材料提供的时间可以判断出纵向传递的分化或横向传递的接触发生的历史阶段。本文主要通过白语各方言的比较以及原始白语和汉语、彝语比较提供的材料来看白语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具体应用了陈保亚提出的"词聚"比较方法。主要考察了白语中工具质料、家畜、蔬菜、水果等几个词聚,根据词聚成分在白语方言中的对应情况,在原始白语中的体现,以及与汉语和彝语的对应关系,阐发其中文化与语言的共变以及相应的历史进程。本文发现利用考古文化信息能帮助历史语言学更细致地甄别历史时间层次。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词聚 白语 白族 历史比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ZD051)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131102) 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
【分类号】:H252
【正文快照】: 一、引言白语的演变以及其系属地位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汉藏语研究中引人注目的问题,核心问题在于难以确定白语中哪些成分是纵向传递而来,哪些是横向传递而来(Wang 2005)。[1]我从方言比较出发,根据9个白语方言重构出原始白语(Wang 2006),[2]其中,根据白语演变中的19项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达;彝语动物名词“性”的表达方式[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徐世璇;毕苏语在历史比较中的地位和意义[J];语言研究;1997年02期

3 徐尚聪;彝语亲属称谓词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马富英;;凉山彝族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2期

5 那建坤,王仕举;彝语结构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03期

6 乐曲;对彝语中新词术语处理的一点看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1年03期

7 马鑫国 ,阿且;彝语固定格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3年04期

8 朱文旭,王成有,方虹;彝语使动范畴前缀词素研究[J];民族语文;1998年06期

9 普驰达岭;;《彝语方言学》出版[J];民族语文;2006年03期

10 阿成阿布;现代凉山彝语词的扩充途径试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孔祥卿;;彝语“哎哺”与汉语“阴阳”[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普忠良;;彝语社区的彝文规划及其实践[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苏连科;;彝语辅助词"mu~(33)(或mu~(33)ta~(33))ta~(33)的功能例释[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4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5 黄振华;;清抄明代《河西译语》再释[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1994年

6 陈士林;;彝文vyxtu(vuxtu)与楚语“於菟”——彝经考释之一[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二辑)[C];1993年

7 金美;;贵州民族语底层地名命名依据和变易成因的考察[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郑玉玲;邱蓉;;彝语浊辅音研究[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试述彝族扯勒土语语音与词汇的构成特点[A];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10届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阿牛尔一;全国彝语翻译专家会在丽江市举行[N];凉山日报(汉);2010年

2 康小玲;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南民大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苏天浩 本报记者 张丹平;46个乡镇村民登台宣讲 禁毒防艾“全动员”[N];凉山日报(汉);2010年

4 本报记者 吉洛打则;让彝语渊源流长[N];凉山日报(汉);2008年

5 教育部语信司;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立[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6 康小玲;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N];贵州民族报;2009年

7 贾瓦盘加;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成立[N];凉山日报(汉);2009年

8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李素玉;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挂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诺尔乌萨;蔚蓝的天空[N];凉山日报(汉);2010年

10 ;方言土语总关情[N];凉山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建军;古汉字与滇川黔桂彝文同义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大姚县三台乡彝族青少年语言使用情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马学云;沙玛铺子彝人汉语音系及其变异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3 卫炜;甘洛县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与语言态度[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黄静;英语和彝语词汇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5 杰觉伊泓;彝语声调声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钱思辰;《百乐书》选择及整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张盈盈;彝族《劝哭经》译注及用字情况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施璐;双柏彝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中丽;论彝族汉语中介语修辞的形式美[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静;凉山彝语“水田话”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48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48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