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文字启蒙》与《大学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21:23
本文关键词:《汉语语言文字启蒙》与《大学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词本位 字本位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大学汉语 教材编写 对比研究
【摘要】: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如何处理“汉字”以及“字”与“词”的关系,“字本位”和“词本位”阵营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基于两种不同的教学法体系所编写的教材,即传统的“词本位”教材和独树一帜的“字本位”教材,都各有其优势和特点,而“字本位”教材,特别是《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大学汉语》的出现都旨在解决“词本位”教材中汉字教学的缺位、词汇教学效率低下以及读写能力严重滞后于听说能力等问题。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两部“字本位”教材对比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业内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介绍。第二章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材的成绩与问题,实质是为了阐明两种本位观教材的共性及其差异,这种差异就是“字本位”教材得以出现的重要原因。接下来分别是关于“词本位”观综合课教材和“字本位”观综合课教材的研究综述。其中,“词本位”的综合课教材,因为编写模式都较为统一,所以本文只选取了三部有代表性的教材进行评论。“字本位”的综合课教材总体数量较少,其中又以《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大学汉语》较有代表性。如果说前两章作为本文主体部分的铺垫是为了凸显两部“字本位”教材所共有的特点,那么第三章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对两部“字本位”教材从编写原则、编写体例、话题选择、各个语言要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对比。由于语言与文化要素的特殊关系,本文特意将两部“字本位”教材的文化要素对比单独作为第四章进行论述。最后一章则是结语部分。本文采取选取典型、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对代表性的“词本位”教材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引出“字本位”教材出现的客观理由。那为何选取《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大学汉语》这两部“字本位”教材作为典型进行对比研究呢?文中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最后通过多方面地对比,我们能看到“字本位”教材确实在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字词关系”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并把汉字教学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不让读写能力的滞后拖听说能力的“腿”。教材对比研究普遍会对教材的编写体例,以及各个语言要素具体内容的选取进行对比。如果有教材使用效果对比就再好不过了,但通常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以及各种条件的欠缺,使得教材使用效果的对比不容易获得科学、有效和全面的数据。本文也主要是从教材的编写原则以及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对比,深入地展示两部“字本位”教材的特点,以期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可参考的编教模式。
【关键词】:词本位 字本位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大学汉语 教材编写 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理论与方法12-13
- 第二章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的成绩与问题13-23
- 2.1 基于“词本位”观的综合课教材研究综述14-19
- 2.1.1 发展汉语15-16
- 2.1.2 新实用汉语课本16-17
- 2.1.3 中文听说读写17-19
- 2.2 字词本位之争19-21
- 2.3 基于“字本位”观的综合课教材研究综述21-23
- 第三章 《启蒙》与《大学汉语》教材的比较23-51
- 3.1 教材编写原则23-29
- 3.1.1 针对性24
- 3.1.2 实用性24-26
- 3.1.3 科学性26
- 3.1.4 趣味性26-27
- 3.1.5 系统性27-29
- 3.2 教材体例对比29-34
- 3.2.1 《启蒙》29-31
- 3.2.2 《大学汉语》31-34
- 3.3 课文内容34-36
- 3.3.1 课文话题选择34
- 3.3.2 课文趣味性34-36
- 3.4 汉字部分36-41
- 3.4.1 汉字教学36-39
- 3.4.2 字词扩展39-41
- 3.5 语音部分41-44
- 3.6 语法部分44-49
- 3.6.1 语法点的数量和编排44-46
- 3.6.2 语法点的解释46-49
- 3.7 技能训练部分49-51
- 第四章 《启蒙》与《大学汉语》文化因素的对比51-55
- 4.1 文化因素的分类51-52
- 4.2 文化因素及其编排形式的对比52-55
- 第五章 结语55-58
- 参考文献58-62
- 附录62-68
- 致谢68
本文编号:658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5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