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确山方言“三”的非强制性变调及数词变调选择规律

发布时间:2017-08-14 03:11

  本文关键词:确山方言“三”的非强制性变调及数词变调选择规律


  更多相关文章: 非强制变调 变调选择


【摘要】:河南确山方言数词"三"在去声前可以变调,也可不变。"三"是否变调的可选择性刚好跟"七、八"在去声前强制变调以及"一"在阴平和去声前都强制变调构成了数词变调的三个层级。去声对其前数词的变调要求比阴平更加强烈,无标记序数词"一"也只在去声前变调,而不在阴平前变调。经济性原则、词语的使用频率与原初声调以及方言声调系统中不同调值之间的协调程度等共同决定了数词变调的可能性及其选择规律。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非强制变调 变调选择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KQY201122) 四川省社科基金(SC12C023)的资助
【分类号】:H172
【正文快照】: 1引言数词变调现象在很多方言中都普遍存在,但变调规则不尽一致,在是否强制变调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而且数词变调跟该方言中其他连读变调现象的内部一致性也各不相同。最经常发生变调的数词是“一、七、八”,除此之外,“三”也存在变调现象。在河南确山方言中,“一、七、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傅国通;;武义方言数词和量词的变调[J];方言;1988年02期

2 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01期

3 宋作艳;控制“一”变调的相关因素分析[J];汉语学习;2005年01期

4 李文欣;;连读变调的方向性及串行优选论下的解决方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毛洪波;试论现代汉语连读变调的解释性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陈忠敏;;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研究综述[J];语文研究;1993年02期

7 陈忠敏;;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研究综述(续)[J];语文研究;1993年03期

8 金健;施其生;;汕头谷饶方言多个降调的声学分析和感知研究[J];中国语文;2010年06期

9 姚炎嫣;;南阳方言的连读变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银霞;;河南方言中“个”的弱化与音系-句法协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海霞;;牛蹄赣语两字组连读变调的音系学解释[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郭建华;;晋方言研究综述[J];大家;2010年03期

4 张吉生;;绍兴方言连读变调的底层声调特征[J];当代语言学;2009年04期

5 李小凡;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层级和类型[J];方言;2004年01期

6 杨秀明;;漳州方言“仔”缀词的两字组连读变调[J];方言;2006年01期

7 曾晓渝;牛顺心;;六甲话两字组连读的韵律变调及其原因初探[J];方言;2006年04期

8 刘若云;赵新;;汉语方言声调屈折的功能[J];方言;2007年03期

9 贺俊杰;;镇江方言声调音系过程的管辖音系学解释[J];方言;2011年01期

10 侯兴泉;;勾漏片粤语的两字连读变调[J];方言;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洪波;;汉语连读变调解释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语音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3 曾春蓉;湘语声调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仲黎;祁阳方言语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春梅;广西平南(官成)话语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霞;汉语是如何表达序数范畴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音尔;南北吴语互通性不对称现象的音系学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任广旭;中韩数词应用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斌;张掖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向然;镇江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燕芳;漯河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梁晓丽;广西横县陶圩平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丽娜;无锡方言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红燕;魏县方言(中片话)语音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洋;华县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张丽珍;方山方言语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丽君;浙江金华市孝顺镇方言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萍,姜晖;近年来美国大学汉语音系学博士论文简介(上)[J];国外语言学;1994年01期

2 陈丽萍,姜晖;近年来美国大学汉语音系学博士论文简介(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2期

3 王嘉龄;优选论[J];国外语言学;1995年01期

4 钟荣富;优选论与汉语的音系[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5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年02期

6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7 蔡素娟;闽南语连读变调与词素变体选择假设[J];当代语言学;2002年03期

8 马秋武;再论“天津话连读变调之谜”[J];当代语言学;2005年02期

9 李荣;温岭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1期

10 叶祥苓;苏州方言的连读变调[J];方言;197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云峰;声调感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70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70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