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广告语言的认知转喻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4 11:41

  本文关键词:广告语言的认知转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广告语言 认知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认知参照点 概念突显


【摘要】: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已经进入广告的领域,然而语言仍是广告体现的重要形式。广告话语以其简明、实用的特点日益吸引学术界的关注。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广告语言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介绍美学、符号学以及语言学等角度的广告研究,然后重点从认知转喻的视角探讨广告语言的意义生成。研究发现,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和概念现象,是以人类的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去突显、映射、构建另一种体验。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邻近性,认知转喻使得广告语言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直接表述,将想象和理解的空间留给受众,由此产生一种生动形象的宣传效果。本文的研究语料来源于各种类型的广告。重点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两个层面的转喻对广告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利用认知转喻的运作机制对它们进行定性分析,其中涉及的转喻类型具体包括:行动理想化认知模型、感知理想化认知模型、领属理想化认知模型、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等。研究结果表明,认知转喻在广告话语中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研究广告语言的意义生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广告语言 认知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认知参照点 概念突显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1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三、研究方法与语料收集9-10
  • 四、论文结构10-11
  • 第一章 广告研究的文献综述11-21
  • 第一节 广告的概述11-15
  • 一、广告的定义与分类11-13
  • 二、广告的语言特征13-14
  • 三、广告的作用14-15
  • 第二节 国外广告研究综述15-17
  • 一、美学角度15
  • 二、符号学角度15-16
  • 三、语言学角度16-17
  • 第三节 国内广告研究综述17-20
  • 一、美学角度17-18
  • 二、符号学角度18-20
  • 三、语言学角度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二章 理论框架:认知转喻理论21-35
  • 第一节 认知转喻的定义21-22
  • 第二节 认知转喻的本质22-24
  • 第三节 认知转喻的分类24-29
  • 第四节 基于本体论的认知转喻的运作机制29-34
  • 一、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30-32
  • 二、认知参照点32-33
  • 三、概念突显33-34
  •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认知转喻理论对广告语言意义的阐释35-54
  • 第一节 广告语言的认知转喻机制35-48
  • 一、整体—部分ICM与广告语言35-39
  • 二、部分—部分ICM与广告语言39-46
  • 三、认知参照点与广告语言46-47
  • 四、概念突显与广告语言47-48
  • 第二节 广告语言中认知转喻的功能48-53
  • 一、认知功能49-50
  • 二、语用功能50-51
  • 三、语篇功能51
  • 四、情感功能51-53
  • 本章小结53-54
  • 结语54-56
  • 第一节 研究的成果54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54-55
  • 第三节 研究的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继义;;艺术设计中广告创意的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3期

2 沙平;广告语言运用三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徐玉红;对网络广告传播的几点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陶德富;试论广告传播中的汉语语音形象[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温华;论广告传播与现代心理的理论架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6 王彩;;试论新型广告辞格的陌生化[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3期

7 张艳;;浅析广告传播中的话题设置[J];艺术研究;2009年01期

8 王昌文;王尚;;网络广告中图像的传播[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4期

9 吴灿;曾斯亮;;让广告充满“心”意[J];艺海;2011年05期

10 茹存光;;广告视觉语言在网络中的审美表现[J];大舞台;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温丽娜;;浅析广告内容之健康化[A];2003年度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选编论文集[C];2004年

2 樊昌志;;论广告信息的度量[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刘千桂;;广告商务论——“众媒介理论”核心应用[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袁清秀;;广告新环境下的信息设计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5 马中红;;文化敏感与广告跨文化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张立刚;;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广告绿色化发展分析[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许冰华;刘正捷;张海昕;;新闻网站网络广告可用性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8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接受形态的变迁[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9 韩旭;;从文化层面看流行与广告的互动[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惠秀;治低俗之作 还健康本色[N];中国工商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李 桐;广告“四新展”举办网络广告强势登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3 韩虎山 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师;领域视角下广告学科的类比模型[N];山西党校报;2010年

4 方学军 史军 陈刚 李晖;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 大力实施广告发展战略[N];江苏经济报;2010年

5 王运启;媒体细分时代白酒广告该怎么投[N];中国食品报;2011年

6 本报特约撰稿人 邹凌远;“三多”时代的广告“求变”[N];华夏酒报;2012年

7 王慧俊 闫书畅;论受众、广告客户与媒介组织之间的关系(上)[N];中国工商报;2013年

8 史新章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监督处副处长 博士研究生;广告行政执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工商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响;广告:新中国的后起之“秀”[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本报特约撰稿人 郭野;白酒广告投放要“放有量,收有果”[N];华夏酒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屈慧君;基于互动性的微博广告效果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阮丽华;网络广告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魏晏子;对异型广告(Ambient Advertising)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蔡昕;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D];四川大学;2004年

3 赵丽辉;从合作原则角度谈俄语广告语言[D];吉林大学;2005年

4 辛欣;网络广告点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与企业网络广告策略[D];浙江大学;2006年

5 夏吉英;论广告语言的有效说服[D];苏州大学;2006年

6 杨光;网络广告特性及其效果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高霞;网络广告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边微;广告信息传播悖论的生成与消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光;逆向广告传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覃琴;网络广告点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7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8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