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背景下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及母语态度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语言接触背景下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及母语态度调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学生 语言接触 母语态度 母语使用 母语能力
【摘要】: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这里居住着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等12种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70.9%。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母语,同时他们还学习汉语甚至第三种语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间的语言接触日益频繁,使得各少数民族的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和母语态度发生了变化。本研究基于多种语言接触背景,旨在调查研究(1)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社会场合和面对不同交际对象的母语使用情况;(2)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能力情况;(3)少数民族学生对其母语态度的基本情况;(4)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和母语态度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选取西双版纳州某中学的200名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问卷的方法来收集数据资料。本次发放问卷共200份,回收后有效问卷为187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得出:(1)受语言接触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母语的使用情况是有差异的;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他们将选择不同的语言以达到他们的交流需求;在一些非正式社交场合和与族群内部的人交流时,他们趋向于使用母语;但在一些正式场合和同来自族群外部的人交流时,他们更趋向于选择普通话。(2)在语言接触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母语能力的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大部分停留在听和说阶段,只有少部分还能读但基本已不会写;然而由于各少数民族群体占人口比重,群体聚散程度和语言接触程度等各不相同,各个少数民族的母语能力情况也有所不同。(3)少数民族学生对其母语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各少数民族受到语言接触影响程度不同,所以他们对待母语的态度也不同。(4)少数民族学生的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和母语态度之间是相互关系的,总体上是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受到语言接触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母语的使用、能力和态度又会呈现不同情况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语言接触 母语态度 母语使用 母语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2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Abstract6-8
- 摘要8-14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4-18
- 1.1 Introduction14
- 1.2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4-15
- 1.3 Purpose of the study15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5-16
- 1.5 Focus of the study16
- 1.6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6-17
- 1.7 Summary17-18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8-25
- 2.1 Introduction18
- 2.2 Some basic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study18-19
- 2.2.1 Ethnic group18
- 2.2.2 Multilingualism18-19
- 2.2.3 Language contact19
- 2.3 Studies on language use19
- 2.4 Studies on language competence19-20
- 2.5 Studies on language attitude20-21
- 2.6 Studies on language contact21-23
- 2.7 Studies 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language use, language competence andlanguage attitude23-24
- 2.8 Summary24-25
-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25-30
- 3.1 Introduction25
- 3.2 Research methods25
- 3.3 Research questions25-26
- 3.4 Subjects of the study26-29
- 3.5 Instruments of the study29
- 3.6 Research procedure29
- 3.7 Summary29-30
-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s30-50
- 4.1 Introduction30
- 4.2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students’ native language use under thebackground of language contact30-36
- 4.2.1 Language use in family30-31
- 4.2.2 Language use to different social groups31-32
- 4.2.3 Language use on different social occasions32-33
- 4.2.4 Language use when using multimedia33-34
- 4.2.5 Language use when reading and writing34-36
- 4.3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students’ n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 underthe background of language contact36-40
- 4.3.1 Ethnic students’ listening competence of native language36-37
- 4.3.2 Ethnic students’ speaking competence of native language37-38
- 4.3.3 Ethnic students’ reading competence of native language38
- 4.3.4 Ethnic students’ writing competence of native language38-40
- 4.4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thnic students’ native language attitude under thebackground of language contact40-45
- 4.4.1 Affective attitude of ethnic students towards native language41-43
- 4.4.2 Cognitive attitude of ethnic students towards native language43-45
- 4.5 The correlations among native language use, n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 andnative language attitude45-49
- 4.5.1 Correlation between native language use and native language attitude3245-47
- 4.5.2 Correlation between n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native languageattitude47-48
- 4.5.3 Correlation between native language competence and native languageuse48-49
- 4.6 Summary49-50
- Chapter 5 Conclusion50-54
- 5.1 Introduction50
- 5.2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0-51
- 5.3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51-52
- 5.4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52-53
- 5.5 Summary53-54
- References54-58
- Appendix A58-62
- Publications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二届语言接触理论与语言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修辞学习;2006年04期
2 马菊红;;《汉俄语言接触研究》评介[J];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02期
3 本刊记者;;语言接触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4 徐彦;;语言接触的诸因素分析——以新疆民汉语言接触为例[J];学术探索;2012年08期
5 郭倩;;语言接触的特殊现象——往返借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
6 罗美珍;语言接触国际圆桌学术会议在香港举行[J];民族语文;2000年06期
7 ;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研讨会综述[J];民族语文;2004年01期
8 陈海伦;;“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9 黄行;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J];民族语文;2005年03期
10 饶星;;新时期中外语言接触特点述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庆之;;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佛教汉语研究的新视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王小凤;;跨文化交际中词语借用印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孙宏开;;丝绸之路上的语言接触和文化扩散[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基金处;我院新获4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仁顿珠泽;一个博士生的求学路[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D];浙江大学;2006年
2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粉玉;语言接触背景下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学生母语使用、母语能力及母语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秀媛;语言接触所引发的鄂尔多斯土语语言结构演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丽丽;语言接触视域中的英汉借词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邵大艳;汉俄语言接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郭骄;语言接触下英语借词在汉语环境下的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6 郭云婷;语言接触视角下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对新疆汉语方言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珍莉;语言接触视角下英汉翻译中的欧化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唐玉萍;从语言接触看岚角山土话的衰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静;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汉英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白杨;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2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72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