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性话语标记的话语关联及其语义类型
本文关键词:焦点性话语标记的话语关联及其语义类型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话语标记"X的是"的标记功能、话语关联、语义约束及其语义类型进行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点明话语标记"X的是"的标记焦点功能,并提出了从话语到句法再到语义的逐层剖析标记焦点功能的制约机制;其次,从话语层面揭示了背景句与焦点句之间前轻后重的转折、递进、追补、因果四种话语关联对焦点句的性质及其焦点功能的制约性;第三,从句法层面阐明了焦点句的焦点命题与焦点标记间的诱发性语义关系,使话语标记带有[受动性]特征;第四,从语义层面把焦点标记分成三种语义类型:情惑激发型、言思引发型、评判促发型,并通过对比差异反证法、使令结构检测法、词性检测分类法来验证分类的合理性;最后,从语义语法的理论层面指明了语义与句法间的制约关系。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焦点标记 话语关联 情惑激发 言思引发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语义地图的句末助词多功能研究”(13BYY11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12BYY101)的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言类型学的形名组合研究”(12YJA74011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项目“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角色关系及其语言体现”(GD10CWW05)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从话语层面看,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话语关联对话语标记的性质和功能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而从句法层面看,话语标记与标记命题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则决定话语标记的语义关系和语义类型,即哪些词语可以与某一标记组合形成某一类型的话语标记,哪些词语不能与该标记组合形成话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祁峰;;“X的是”:从话语标记到焦点标记[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2 刘丹青;;重新分析的无标化解释[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1期
3 陈景元;周国光;;主位型评价结构“X的是”及其评价功能[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2期
4 董育宁;;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用标记语[J];修辞学习;2007年05期
5 冯光武;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4年01期
6 赵春利;;情感形容词与名词同现的原则[J];中国语文;2007年02期
7 方清明;;论现代汉语“XP的是,Y”有标格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01期
8 席建国;刘冰;;语用标记语功能认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吉宏;;“N的AQ”结构的短语层面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2 王卫强;;从译本分析看语用标记语的等效再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苗宁;马建华;;对比性标记语的关联—认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林忠;;句式中介词结构漂移的语篇语用解释[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刘红妮;;“以免”的词汇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话语功能[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7 戴光荣;肖忠华;;汉语译文中的话语重述标记: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3期
8 付婕;;话语标记词well的用法[J];硅谷;2009年23期
9 董于雯;;对外汉语教学视野下的汉语语用研究[J];国际汉语学报;2010年00期
10 储泽祥;王寅;;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J];古汉语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安娜;侯敏;;语料库中的插入语标注研究[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瑛;李逸薇;黄居仁;;非监督的汉语感情语料库的构建及分析[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金圈;汉语单音方位词与单音动词的偏正性组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姜丹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插入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荣娜;话语标记语的幽默效应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俊一;俄语态度联系语的语用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昕;汉语“接下来”和“接下去”及其语法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贾丽娟;汉语天气预报语篇中冗余现象的语用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李久阳;顺应论视角下的话语标记语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X};英汉言语行为类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阐释[D];西南大学;2011年
9 马婷婷;汉语文化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其学习调查[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乔;现代汉语“X点”族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宏开;藏缅语中的代词化问题[J];国外语言学;1994年03期
2 吴福祥;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3年04期
3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4 刘丹青;语法调查与研究中的从属小句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5年03期
5 袁毓林;;反预期、递进关系和语用尺度的类型——“甚至”和“反而”的语义功能比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2期
6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7 何自然,莫爱屏;话语标记语与语用照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玄s,
本文编号:674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7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