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圣”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16 08:30

  本文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圣”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圣” 语义分析 儒家 墨家 道家


【摘要】:“圣”是社会、民族文化的理想人格范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支柱和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之一。本文首先对“圣”的语义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解读了儒家、墨家、道家代表性著作中与“圣”相关的理论,力图厘清“圣”的语义发展和文化内涵,为“圣”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圣” 语义分析 儒家 墨家 道家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绪论7-17
  • 第一节 研究成果综述7-15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写作思路15-17
  • 第—章 “圣”的语义系统17-25
  • 第一节 “圣”的辞书释义17-18
  • 第二节 “圣”的语义分析18-21
  • 第三节 “圣”参构词的语义分析21-25
  • 第二章 儒家观念中的“圣”25-33
  • 第一节 孔子论“圣”25-28
  • 第二节 孟子论“圣”28-31
  • 第三节 孔、孟之“圣”的时代语境31-33
  • 第三章 墨家观念中的“圣”33-39
  • 第一节 墨家“圣”之内涵33-35
  • 第二节 墨家的“圣王”之道35-37
  • 第三节 墨家之“圣”的语境37-39
  • 第四章 道家观念中的“圣”39-45
  • 第一节 “圣”与道为一39-40
  • 第二节 “圣”之行为准则40-43
  • 第三节 道家之“圣”的社会语境43-45
  • 第五章 结语45-47
  • 第一节 本文主要观点45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45-47
  • 附录147-59
  • 附录259-63
  • 参考文献63-65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5-71
  • 致谢71-73
  • 个人简历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忠强;;孔、孟所论“圣人”异同考[J];管子学刊;2010年02期

2 张丽丽;;从“圣人吾不得见之矣”到“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先秦儒家圣人形象及其平民化趋势[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田勤耘;罗家祥;;“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李景林,于宁;老子道论的人学本质[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1期

5 王志伟;;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圣”的文字学解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6 马振铎;天爵、良贵、圣人──试论孟子的价值观[J];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682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2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