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定短语“前X后Y”多角度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16 14:43
本文关键词:类固定短语“前X后Y”多角度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类固定短语 “前X后Y” 句法 语义 语用 整合度层级
【摘要】:近年来,类固定短语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但目前还鲜有论著对带有方位成分的“前X后Y”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本文以类固定短语“前X后Y”作为研究对象,首次将其分为四类,并进一步从格式的内部构成、句法功能、语义、语用和概念整合等角度考察四类格式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前X后Y”格式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范围,包括前人时贤的研究成果、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以清晰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第二部分共分为四章,是文章的核心章节。第一章从共时层面出发,对“前X后Y”格式的构成特点进行描写和分析,着重考察了“前X后Y”中X、Y的性质、关系,以及该格式对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选择限制。第二章根据“前”、“后”不同的性质,把“前X后Y”这一格式分为甲、乙、丙和丁四类。甲类:“前”、“后”是方向名词;乙类:“前”、“后”是方向副词;丙类:“前”、“后”是区别词;丁类:“前”、“后”虚化,没有方向义。详细考察了它们在句中句法功能的不同,初步确定了四类“前X后Y”格式在时间维度词类连续统中的位置。第三章、第四章进一步从语义、语用以及整合度方面考察了这四种类别。认为甲类格式主要指在空间范围或时间范围内,两种事物一前一后线性排列、一前一后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或动作一前一后同时发生,整合度低;乙类格式强调动作向前向后,既可以表示动作反复发生,也可以只有一次,不反复发生,整合度低;丙类格式比较特殊,是具有区别义的“前X”和“后Y”的组合,往往有延伸义和周遍义,整合度次高;丁类格式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周遍性以及动作的反复性和持续性,整合度高。语用方面,我们发现“前X后Y”格式形式对称、韵律和谐,且语言简洁凝练而又生动形象,在语境中具有加强感情色彩的作用。第三部分结语,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关键词】:类固定短语 “前X后Y” 句法 语义 语用 整合度层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零 绪论11-19
- 0.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11
- 0.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1-17
- 0.2.1 关于类固定短语的研究11-12
- 0.2.2 方位成分“前”、“后”的研究12-15
- 0.2.3 关于“前X后Y”的研究15-16
- 0.2.4 可能的创新点16-17
- 0.3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17-19
- 0.3.1 本文主要运用的理论、方法17
- 0.3.2 本文的主要语料来源17-19
- 第一章 “前X后Y”格式的内部构成19-31
- 1.1 充当X、Y的语言单位的性质19-21
- 1.1.1 X、Y为动词或动词性语素19-20
- 1.1.2 X、Y为名词或名词性语素20
- 1.1.3 X、Y为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20
- 1.1.4 X、Y为数词20-21
- 1.2 X、Y的关系21-26
- 1.2.1 形式上的关系22-24
- 1.2.2 语序上的关系24-26
- 1.3 X、Y的选择26-28
- 1.3.1 V的选择26-27
- 1.3.2 N的选择27-28
- 1.3.3 A的选择28
- 1.4 X、Y的认知制约机制28-29
- 1.4.1 属于同一行为事件范畴28-29
- 1.4.2 X、Y具有象似性29
- 1.5 本章小结29-31
- 第二章 “前X后Y”格式的分类及其句法功能31-47
- 2.1 分类的标准31-33
- 2.1.1 分类的前提31-32
- 2.1.2 确定“前X后Y”语法定位的标准32-33
- 2.2 甲类格式及其句法功能33-39
- 2.2.1“前V_1后V_2”的句法功能35-37
- 2.2.2“前N_1后N_2”的句法功能37-38
- 2.2.3“前A_1后A_2”的句法功能38-39
- 2.3 乙类格式及其句法功能39-41
- 2.3.1 作谓语39-40
- 2.3.2 作补语40
- 2.3.3 作状语40-41
- 2.4 丙类格式及其句法功能41-43
- 2.4.1 作主语41
- 2.4.2 作宾语41-42
- 2.4.3 作定语42
- 2.4.4 作状语42-43
- 2.5 丁类格式及其句法功能43-46
- 2.5.1 作主语43
- 2.5.2 作谓语43-44
- 2.5.3 作宾语44
- 2.5.4 作定语和状语44-45
- 2.5.5 充当小句45-46
- 2.6 本章小结46-47
- 第三章 “前X后Y”格式的语义特点及语用分析47-65
- 3.1 甲类格式的格式义47-54
- 3.2 乙类格式的格式义54-55
- 3.2.1 表反复或持续义时,,“前X后Y”的格式义54-55
- 3.2.2 不表反复或持续义时,“前X后Y”的格式义55
- 3.3 丙类格式的格式义55-56
- 3.4 丁类格式的格式义56-58
- 3.4.1“前”、“后”表空间义时,“前X后Y”的格式义56-57
- 3.4.2“前”、“后”表时间义时,“前X后Y”的格式义57-58
- 3.4.3“前”、“后”表空间、时间义两可时,“前X后Y”的格式义 .4858
- 3.5“前X后Y”格式的语用特点58-62
- 3.5.1 语言简洁凝练58-59
- 3.5.2 表述生动形象59-61
- 3.5.3 加强主观感情色彩61
- 3.5.4 形式对称、韵律和谐61-62
- 3.6 小结62-65
- 第四章 “前X后Y”格式整合度层级划分65-73
- 4.1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前X后Y”格式中的应用65-66
- 4.2“前X后Y”格式的整合层级分类66-71
- 4.2.1 整合度低:甲类格式和乙类格式67-68
- 4.2.2 整合度次高:丙类格式68-70
- 4.2.3 整合度高:丁类格式70-71
- 4.3 本章小结71-73
- 结语73-75
- 参考文献75-81
- 致谢81-8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泽祥;汉语空间方位短语历史演变的几个特点[J];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2 张国宪;;论对举格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3 马U
本文编号:683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