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依存性小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4:41
本文关键词:外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依存性小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句依存性 非自立谓词小句 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汉语本体依存性小句的规则确立了两类依存性小句作为研究对象:非自立谓词小句和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同时本文对中介语语料库中两类依存性小句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两类依存性小句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都是主语的非独立性,这说明主语的非独立性是留学生依存性小句最倾向于使用的依存手段,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主语零形式造成的小句依存关系是最自然的。同时此类影响因素也是正确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等级的提高偏误率不断减少。在零形式的主语小句中又分为零形回指小句和零形反指小句,并且回指数量远远多于反指,这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现象。(2)时体范畴是留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并且是伴随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偏误现象主要集中在冗余和遗漏两种类型。留学生对时体范畴的不当运用造成的小句依存关系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有关联词语的情况下,此类影响因素的正确率会相对更高。所以本文认为关联词语对依存性小句的合法性有很大的帮助。(3)宾语压制的小句偏误较少。留学生语料中把复杂宾语压制为简单宾语的情况几乎没有,较多出现的是宾语缺省的情况。出现偏误的原因多是因为学生不能充分考虑到动词的及物性造成的。(4)两类依存性小句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学生在表述过程中对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逻辑衔接常常通过语义连接来体现。这就很容易出现复杂句内部语义混乱的现象,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为了追求表义的丰富性,而忽略了小句之间正确的依存关系。
【关键词】:小句依存性 非自立谓词小句 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0.1 选题理由与选题意义7-8
- 0.1.1 选题理由7
- 0.1.2 选题意义7-8
- 0.2 研究目标、方法8
- 0.2.1 研究目标8
- 0.2.2 研究方法8
- 0.3 语料来源与已有研究成果8-12
- 0.3.1 语料来源8-9
- 0.3.2 小句的界定标准9
- 0.3.3 汉语依存性小句的已有研究成果9-12
- 第1章 汉语依存性小句的本体研究12-19
- 1.1 汉语依存性小句12-14
- 1.1.1 关联词语+自立小句12-13
- 1.1.2 非自立谓词小句13
- 1.1.3 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13-14
- 1.2 小句依存性的影响因素14-19
- 1.2.1 主语的非独立性14-16
- 1.2.2 时体范畴16-17
- 1.2.3 宾语压制17-19
- 第2章 中介语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依存关系分析19-37
- 2.1 主语为零形式的小句依存关系19-27
- 2.1.1 正确情况19-24
- 2.1.2 偏误情况24-27
- 2.2 和时体范畴相关的小句依存关系27-33
- 2.2.1 正确情况27-31
- 2.2.2 偏误情况31-33
- 2.3 宾语压制造成的小句依存关系研究33-37
- 2.3.1 正确情况33-35
- 2.3.2 偏误情况35-37
- 第3章 中介语中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依存关系分析37-60
- 3.1 内部的影响因素37-42
- 3.1.1 主语零形式37-39
- 3.1.2 时体范畴使用不当39-41
- 3.1.3 宾语压制41-42
- 3.2 外部的组合关系42-60
- 3.2.1 自立小句和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搭配42-46
- 3.2.2 含关联词的自立依存小句和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搭配46-52
- 3.2.3 非自立谓词小句和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搭配52-56
- 3.2.4 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和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的搭配56-60
- 第4章 小句依存关系的使用情况对比及教学建议60-72
- 4.1 两种类型的依存性小句使用情况对比分析60-64
- 4.1.1 主语零形式60-62
- 4.1.2 和时体范畴相关62-63
- 4.1.3 宾语压制63-64
- 4.2 初、中、高三个等级使用的情况对比分析64-69
- 4.2.1 主语零形式65-66
- 4.2.2 和时体范畴相关66-68
- 4.2.3 宾语压制68-69
- 4.3 关联词语非自立谓词小句组合情况的对比分析69-70
- 4.4 教学建议70-72
-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80
- 致谢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燕;;“介词+小句”结构的功能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吕映;无条件句的语义特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3 宋玉柱;再谈关联词语在单句成分间的连接作用——从“却”字连接主、谓谈起[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4 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偏误分析丛论之三[J];汉语学习;2001年01期
5 殷志平;不能成句的主谓短语[J];汉语学习;2002年06期
6 刘哲;论话语的衔接手段与话语的连贯及语义分层[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7 章婧;;动态助词“着”的成句条件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刘月华;;关于叙述体的篇章教学——怎样教学生把句子连成段落[J];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01期
9 许余龙;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10 吕冀平;;两个平面,两种性质:词组和句子的分析[J];学习与探索;1979年04期
,本文编号:683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3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