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西安方言语音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9:35

  本文关键词:西安方言语音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安方言 实验语音 元音 辅音


【摘要】:西安方言属中原官话关中片。本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对西安方言的声调、元音和辅音进行了声学特征描写及统计研究,将其声学参数与国际音标、普通话进行了对比分析,尝试从语音实验角度对西安方言语音的性质进行探索。本文得出的结论为:(1)西安方言单字调时长比普通话短,时长模式为阳平去声阴平上声。(2)元音的性质通过声学元音图、共振峰模式图和离散度统计完成,以单元音和二合元音的分析为重点。单元音离散度分析表明西安方言[o]和[γ]性质不稳定,发音带有动程,而其他单元音性质基本稳定。西安方言复合元音[au]的离散度较小,性质更接近单元音,其他复合元音在共振峰走势图上可以观察到元音动程具有规律性。西安方言元音的实际音值与前人的描写存在差异,语音实验分析表明前人标为[a]、[ε]、[au]的实际音值为[a]、[(?)]、[(?)]。从复合元音时间结构来看,西安方言部分具有“单元音倾向”的复合元音都是降峰双元音。(3)西安方言辅音(阻音)的规律特点与普通话辅音基本相同,细微处有差异。时长规律与阻音送气与否、发音部位的对应位置密切相关。
【关键词】:西安方言 实验语音 元音 辅音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西安概况10-11
  • 1.2 西安方言的归属和内部差异11-12
  • 1.3 西安方言语音研究与实验语音学12-15
  • 1.3.1 西安方言语音的研究概况12-14
  • 1.3.2 实验语音学研究概况14-15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15-17
  • 1.4.1 汉语音素描写与实际音值的关系15
  • 1.4.2 语音实验的目的15-17
  • 第二章 西安方言语音分析17-24
  • 2.1 西安方言的声韵调17-18
  • 2.2 前人研究中的语音描写差异18-24
  • 2.2.1 声母的注音差异19-20
  • 2.2.2 韵母的注音差异20-22
  • 2.2.3 声调的调值差异22-24
  • 第三章 研究设想与语音实验设计24-35
  • 3.1 研究设想24-25
  • 3.2 发音人和发音字表25-26
  • 3.3 实验工具、实验参数和录音环境26-27
  • 3.4 语料的剪辑与标注27
  • 3.5 数据的提取27-35
  • 3.5.1 声调音高和时长数据的提取28-29
  • 3.5.2 元音共振峰数据的提取29-31
  • 3.5.3 辅音声母各声学参数的提取31-33
  • 3.5.4 个体差异与归一化33-35
  • 第四章 西安方言单字调的实验分析35-38
  • 4.1 实验描述35-36
  • 4.2 调值和时长的研究情况36-37
  • 4.3 时长数据37-38
  • 4.3.1 时长数据的整理37
  • 4.3.2 时长数据分析37-38
  • 第五章 西安方言元音的实验分析38-80
  • 5.1 实验描述38-40
  • 5.2 声学参数的提取40-41
  • 5.3 单元音韵母41-59
  • 5.3.1 声学元音图41-48
  • 5.3.2 共振峰模式图48-51
  • 5.3.3 离散度统计51-53
  • 5.3.4 [ο]和[γ]的性质分析53-55
  • 5.3.5 “爬、打”和“牌、摆”类字韵母元音音标的音值55-59
  • 5.4 复合元音韵母59-80
  • 5.4.1 定义59-60
  • 5.4.2 共振峰数据整理60
  • 5.4.3 声学元音图60-62
  • 5.4.4 离散度统计62-64
  • 5.4.5 复合元音共振峰的特点64-75
  • 5.4.6 复合元音的时间结构75-80
  • 第六章 西安方言辅音的初步实验分析80-95
  • 6.1 实验描述80-81
  • 6.2 声学参数的提取81
  • 6.4 辅音声学参数统计结果81-94
  • 6.4.1 塞音的VOT分析81-84
  • 6.4.2 塞音的闭塞段分析84-86
  • 6.4.3 清擦音的时长分析86-88
  • 6.4.4 擦音的频谱重心和分散程度分析88-90
  • 6.4.5 塞擦音的时长分析90-94
  • 6.5 西安方言辅音的特点94-95
  • 结论95-100
  • 参考文献100-105
  • 附录105-12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27-128
  • 致谢1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顺安;曹剑芬;;普通话二合元音的动态特性[J];语言研究;1984年01期

2 刘景宪;;自学满语教材[J];满语研究;1986年01期

3 李剑冲;汉蒙语言元音系统对比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3年06期

4 李龙;;前强后响复合元音的音位处理[J];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齐光先;俄语中的Й(■)和j(”ЙОТ“)[J];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00期

6 马秋武;普通话二合元音韵母的组构与优选论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7 赵元任;倪大白;;吴语的对比情况[J];国外语言学;1980年05期

8 梁启炎;古法语一瞥[J];法国研究;1997年02期

9 王萍;;北京话二合元音/ai/、/au/、/ia/、/ua/韵腹/a/的听感实验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03期

10 扎西旦达;;浅析现代拉萨口语的韵母系统[J];西藏科技;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孟杰;于水源;;普通话女声二合元音F1和F2的统计分析[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佳芸;印尼、韩国、泰国留学生汉语单元音、二合元音以及三合元音韵母发音的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2 康骥臻;西安方言语音实验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潘丹婧;新派南京话元音系统的实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5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685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