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在英汉句子分类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构式在英汉句子分类中的作用
【摘要】:本研究主要检测英汉两种语言中构式分类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汉语中的构式是否也呈现发展趋势。实验采取句子分类方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句子意义的理解过程中,成年人被试显著地倾向于以构式为句子分类的依据,且在中英文两种语言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儿童被试显著地以动词为中文句子分类的依据,且跟成年人被试的中文句子分类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倾向于表明:第一、构式在中英文句子理解中皆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第二、构式是习得的。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关键词】: 构式语法 动词 构式 句子意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10CYY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9YJC740065) 浙江省社科项目(08CGWW006YBQ) 浙江大学基础人才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H04
【正文快照】: 1.引言构式语法强调构式具有自身意义,和具体使用的动词无关,比如双宾构式表示“给予”,使役构式表示“移动”(Goldberg 1995,2006,2009)。那么一个句子意义的理解是否也跟该句中出现的构式直接相关呢?在句子意义的理解过程中,先前研究结果显示动词对句子意义的理解存在关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2 梁君英;;构式语法的新发展:语言的概括特质——Goldberg《工作中的构式》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3 熊学亮;;英汉语双宾构式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4 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5 赵琪;;英汉动结式的共性与个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6 王寅;;动结构式的体验性事件结构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5期
7 罗思明;王文斌;洪明;;英汉结果构式R_(AP)制约的语料库与类型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4期
8 董燕萍,梁君英;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年02期
9 熊学亮;付岩;;英汉中动词的及物性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
10 梁君英;张萌;;认知风格与构式在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应用心理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周敏;方宗祥;;“都是……惹的祸”构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郑维;;英汉双宾语结构的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朱凤梅;;浅析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在语言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陆俭明;;构式与意象图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邹春玲;任伟萌;;“着”字构式的转喻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0期
6 王玉雯,梁沁宁;非英语专业硕士生句子改写的策略及其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7 曾萍萍;毛继光;;“越X越Y”构式解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于红;戴卫平;;构式习得与语言习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刘国辉;;“王冕三岁死了父亲”的认知构式剖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何爱晶;陆敏;;去粗存精 取精用弘——构式语法研究概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淑琼;基于汉语句法结构的语法转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俊;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皇甫素飞;现代汉语紧缩构式的多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葆华;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彩利;“N的V”的构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吴云娣;双及物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学群;英语致使—位移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常婧;汉语动结式致事论元实现的构式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宝柱;“本文+动作动词”汉英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俊平;“被+X”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颖;基于空间参照框架理论的英汉存在构式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2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二)[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3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三)[J];汉语学习;1997年06期
4 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王寅;;动结构造中假宾语的认知分析(十一论语言的体验性)——汉语语法分析可用“动后语”取代“宾语”[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年02期
7 徐盛桓;语义数量特征与英语中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6期
8 董燕萍,梁君英;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9 石毓智;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10 梁君英;;构式语法的新发展:语言的概括特质——Goldberg《工作中的构式》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E. Goldberg;吴海波;;《运作中的构式:语言中概括的本质》简介[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2 万兰芹;;构式语法的解释力——以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双宾句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张磊;张瑞虹;;构式语法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可能性[J];考试周刊;2007年38期
4 张洁;;用构式语法分析汉语的存现句和容纳句[J];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5 陈满华;;构式语法理论对二语教学的启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6 余兰;;构式语法及在其框架下的语言习得[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吴春红;刘富华;;构式语法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处所范畴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邓媛媛;;“X无可X”构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李百玲;;“不V白不V”的构式特点[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10 韩丹;;“主事居后‘得’字句”的构式义及其认知解读[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夷;;国外婴儿动词习得的研究范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史金生;胡晓萍;;动词带“着”的“把”字结构[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罗燕萍;;谈现代汉语“V+到”结构的形式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丽;;《新华字典》新旧版本“扌”部动词释义对比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华英;;仙游话动词的体和貌浅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6 白利莉;陈宝国;;词汇习得的年龄对词类信息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姚春花;张国平;;“毋吾以也”释义商榷[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胡习之;;话语角色定位及其语言表现形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云靖;;“NP+的+VP”结构的构式语法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刘敏;张旗;;《左传》语法现象例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2 宋玉柱;“加以了”能说吗?[N];光明日报;2001年
3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郎锦华;“作”、“做”之辨[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5 胡明扬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之大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王一民;“排忧解难”中的“难”怎么读?[N];语言文字周报;2009年
7 汪维辉;古人如何“吃饭”[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8 西南大学文学院 肖梅旎;从“沛公军霸上”说起[N];学知报;2011年
9 郁洪千;每周一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张坤 段之盼;今天你被“雷”了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浩;基于突显观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顾鸣镝;汉语构式承继关系及其认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孟祥英;汉语待嵌格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黄瑞红;程度副词与动词的搭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陈曼君;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8 陈永莉;汉语动词与相关句法成分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刘文正;《太平经》动词及相关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炜;论“V都不V”格式[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全香兰;汉语“进/出”与韩国语“(?)”的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3 王倩;“(形+名)+动”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顺军;“上/下NP”结构的考察及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谢涛丽;定中式“V+N”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皮佳佳;《墨子》动词配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明霞;《续金瓶梅》动词重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吴春光;韩中程度副词与动词的组合方式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谢浩琴;英汉“说”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隽;动词论元增值的工作模式及认知机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1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0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