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之星在华留学生大赛高频错误分析
本文关键词:汉语之星在华留学生大赛高频错误分析
【摘要】:CCTV汉语之星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并以其多样的比赛形式和有趣的考查方式深受留学生和汉语教学工作者的欢迎,但目前相关研究却很少。将六届汉语大赛综合起来,纵向分析比赛变化和参赛选手高频错误的研究更是为零。每届汉语大赛视频都可在中央电视台网站上观看。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汉语大赛视频是简便易得的研究资料,选手参赛过程中的语言现象更是一个丰富的留学生语料库。通过文献法、定量统计、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可以归纳出参赛选手的高频错误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四个大的方面。语音方面错误主要有汉语声韵调、不符合汉语发音规范、多音字辨析错误等,这主要是由于选手受母语和日常交际影响以及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词汇方面错误主要体现在词义、离合词、国俗词语等方面,这类问题是受到汉语词汇语素以及词的特殊用法等因素影响产生的。语法方面错误则体现在实词、虚词、关联词、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等多个方面。这也是选手高频错误最为集中的部分。文化方面的错误则大多是由于教师和参赛选手在日常教学中偏重语言知识,忽略了与汉语相关的文化因素而造成的。对这些高频错误进行分析整理,找到汉语教学中的易错点,为汉语教学工作者和汉语学习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带来启示。
【关键词】:汉语大赛 高频错误 分析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9-10
- (一)研究内容9
- (二)研究方法9-10
- 三、研究现状综述10-12
- 第二章“汉语之星”大赛选手高频错误分析12-23
- 一、语音错误12-15
- (一)汉语声韵调12-13
- (二)不符合汉语普通话发音标准13-14
- 1.尖团音13-14
- 2.地方音14
- 3.舌尖音14
- (三)多音字、同音字辨析14-15
- 二、词汇错误15-18
- (一)词义15-16
- 1.望文生义15
- 2.词汇滥用15-16
- (二)离合词16-17
- (三)国俗词语17-18
- 三、语法错误18-22
- (一)实词18-19
- 1.动词18
- 2.名词18-19
- 3.形容词19
- (二)虚词19-21
- 1.介词19-20
- 2.副词20
- 3.结构助词20
- 4.关联词20-21
-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21
- (四)语序21-22
- 四、文化常识错误22-23
- 第三章 高频错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23-28
- 一、对对外汉语学科的启示23-26
- (一) 学科教学内容23
- (二)教学方法23-24
- (三)教师24
- (四)教学侧重点等方面24-25
- (五)教材25-26
- 二、对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启示26-28
- (一)转变接收式学习方式26
- (二)在注重课本语言知识的同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26-28
- 结语28-29
- 论文参考文献及资料29-30
- 附表30-31
- 致谢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浩 ,郑婕;汉语与汉民族的思维——汉语文化研究之二[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2 李光华;汉语走向世界的展望[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6期
3 林汉文;汉语的魅力[J];海内与海外;2000年10期
4 张会静;论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高辉;汉语文化与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郑春燕;汉语的“神”“鬼”文化积淀[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科学思想与汉语文化的结晶[J];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01期
8 曹春梅;;论古代西域汉语文化[J];社科纵横;2006年04期
9 宋晓霞;;论汉语的经济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刘文瑞;;汉语文化漫议[J];华夏文化;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司继涛;;穿越文化,透视中英方位观之差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蒋立珠;蒋立真;;从翻译“哈特”还是“黑特”想到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迪南;为恢复汉语的优雅而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谢迪南;汉语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5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谢颖;为汉语张开文化之翼[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华;以平等理念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N];北京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9 五柳客;汉语还有多少美丽?[N];中国文化报;2005年
10 朱竞;汉语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顺良;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2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先蓬;汉语的熵及其在语言本体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9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安琪;马来西亚彭亨大学汉语班成绩测试的评价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芳蕾;泰国私立小学三年级汉语课堂教学设计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阳;布隆迪大学汉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张文达;延吉市朝鲜族初中低年段汉语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雪;韩国全罗南道务安地区CPIK(在韩汉语项目)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6 杨峻;金边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侬玮;汉语作为外语听说自主学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巩凤梅;从《实用汉语课本》与《实用汉语教科书》看国别化汉语教材编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丁正蕾;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设置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覃秀萍;泰北中学生汉语夏令营情况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17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1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