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真就Y”构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1:20
本文关键词:“X真就Y”构式研究
【摘要】:“X真就Y”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句式,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成果,对“X真就Y”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考察分析“X真就Y”构式各个构件的基础上,进而对构式整体的构式义、语法功能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去认识这一构式。本文一共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其中主体部分又包括第二章到第六章五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并简述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体部分,第二章,我们对变项“X”进行了语法和语义上的考察。语法上,“X”既可以是名词性成分也可以是动词性成分和其他成分,还有省略的情况。语义上,分为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分别考察。第三章,我们对变项“Y”的考察还是通过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进行的。语法上,可以进入“Y”的是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和其他成分。此外,还有“Y”可以省略的情况。语义上,我们把可以进入“Y”的成分分为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分别考察。第四章,我们对构式中的变项“X”和“Y”进行了语法和语义上的分析。语法上,我们认为,“X”和“Y”之间的主要语法关系是主谓关系;语义上,我们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主体——行为”、“主体——描述”、“行为——结果”、“行为——条件”和“地点——行为”五类语义关系。第五章,对构式中的常项“真就”进行了考察。分别从“真”、“就”和“真就”的连用三个方面入手。“真”的分析,是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进行的,通过对“真”的全方位的考察分析,我们认为副词“真”是一个评注性副词,具有主观性。“就”的分析,是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进行的。通过对“真”和“就”的连用分析,我们认为“真”和“就”的连用有增强主观性和保持句子连贯性的功能。第六章,对“X真就Y”构式进行整体分析。对“X真就Y”构式的语义、语法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结语部分,分别从构式的部分和整体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指出了文章写作中的缺点和不足。
【关键词】:“X真就Y” 构式 “三个层面”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21
- 1.1 研究对象12-14
- 1.1.1 “X真就Y”是一个构式12-13
- 1.1.2 “X真就Y”构式的相关形式13-14
-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14-15
- 1.2.1 选题意义14
- 1.2.2 研究目的14-15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5-19
- 1.3.1 构式语法理论15-17
- 1.3.2 副词“真”的研究现状综述17
- 1.3.3 副词“就”的研究现状综述17-18
- 1.3.4 主观化的研究现状综述18-19
- 1.3.5 关于“X真就Y”的研究19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19-21
- 1.4.1 研究方法19-20
- 1.4.2 语料来源20-21
- 2. 变项“X”的语法语义分析21-28
- 2.1 变项“X”的语法性质21-25
- 2.1.1 “X”为名词性成分21-23
- 2.1.2 “X”为动词性成分23-24
- 2.1.3 “X”为其他类型成分24
- 2.1.4 “X”的省略情况24-25
- 2.2 变项“X”的语义特征25-27
- 2.2.1 “X”为N或NP时的语义特征25-26
- 2.2.2 “X”为V或VP时的语义特征26-27
- 2.3 小结27-28
- 3. 变项“Y”的语法语义分析28-33
- 3.1 变项“Y”的语法性质28-31
- 3.1.1 “Y”为动词性成分28-29
- 3.1.2 “Y”为形容词性成分29-30
- 3.1.3 “Y”为其他类型成分30
- 3.1.4 “Y”的省略情况30-31
- 3.2 变项“Y”的语义特征31-32
- 3.2.1 “Y”为V或VP时的语义特征31
- 3.2.2 “Y”为A或AP时的语义特征31-32
- 3.3 小结32-33
- 4. “X”与““Y”的语法语义关系分析33-38
- 4.1 “X”与“Y”的语法关系——主谓关系33-34
- 4.2 “X”与“Y”的语义关系34-37
- 4.2.1 主体——行为关系34-35
- 4.2.2 主体——描述关系35
- 4.2.3 行为——结果关系35-36
- 4.2.4 行为——条件类36
- 4.2.5 地点——行为类36-37
- 4.3 小结37-38
- 5. 常项“真就”分析38-50
- 5.1 “真”的分析38-42
- 5.1.1 “真”的语法分析38-41
- 5.1.2 “真”的语义分析41
- 5.1.3 “真”的语用分析41-42
- 5.2 “就”的分析42-46
- 5.2.1 “就”的语法分析42-44
- 5.2.2 “就”的语义分析44-46
- 5.3 “真”和“就”的连用46-49
- 5.3.1 副词连用的研究46
- 5.3.2 “真”和“就”及相关副词连用的顺序46-48
- 5.3.3 “真”和“就”连用的功能48-49
- 5.4 小结49-50
- 6. “X真就Y”的整体分析50-58
- 6.1 “X真就Y”的构式义50-51
- 6.2 “X真就Y”构式的句法功能51-52
- 6.2.1 “X真就Y”充当句法成分51
- 6.2.2 “X真就Y”充当小句51-52
- 6.3 “X真就Y”构式的语用功能52-56
- 6.3.1 焦点凸显功能52-53
- 6.3.2 情态与传信功能53-55
- 6.3.3 语气功能55
- 6.3.4 标题功能55-56
- 6.4 小结56-58
- 7.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根芹;李秀云;;限定副词“就”的句法、语义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黄露阳;;外国留学生副词“就”的偏误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光全;;也论“一 X 就 Y”结构[J];汉语学报;2005年03期
4 赖先刚;副词的连用问题[J];汉语学习;1994年02期
5 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6 贾齐华;限定副词“就”的语义指向及语句的语义蕴含[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吴福祥;;试说“X 不比 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年03期
8 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年05期
9 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2006年04期
10 杨德峰;也说“A就A”格式[J];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728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2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