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人格的动态博弈与译品样态:庞德翻译的精神分析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27 21:02

  本文关键词:人格的动态博弈与译品样态:庞德翻译的精神分析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 庞德 翻译 精神分析


【摘要】: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和心理分析说,人格心理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分别对应无意识、意识和前意识:本我/无意识、超我/前意识、自我/意识三重人格的动态博弈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导致翻译作品呈现不同的样态。就庞德《华夏集》的翻译而论,受本我/无意识控制的庞德导致了其翻译中的诸多语言错误和文化误读,受超我/前意识支配的庞德使他寻求"超然完美的译文",而庞德的自我/意识则使他一方面要跳出"本我"的干扰,避免翻译错误,另一方面要服务于自身的诗学理想,着眼于时代诗学,使庞德的翻译呈现出世人现在所知的样态和品格。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人格 庞德 翻译 精神分析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庞德(E.Pound)是20世纪英美诗歌史上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伟大的翻译家。他1915年出版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集《华夏集》(Cathay)引发了英美诗歌史上声势浩大的意象派诗歌运动,革新了20世纪英美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韵律、诗歌主题、用词及诗歌版式等(祝朝伟2005)。本文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斌;翻译与博弈[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745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5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f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