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

发布时间:2017-08-28 19:29

  本文关键词:《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


  更多相关文章: 《西儒耳目资》 明代南京官话 南京方言 中原官话


【摘要】:针对学界关于《西儒耳目资》基础方言的争论,文章通过明代相关官话方言韵书韵图音系特点的比较,以及明代南直隶军屯移民后裔语言中历史痕迹的旁证,指出《西儒耳目资》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并认为明代南京官话(南京话)不一定限于南京方言或江淮官话。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西儒耳目资》 明代南京官话 南京方言 中原官话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2YJA740102)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1引言明代西方传教士金尼阁所撰韵书《西儒耳目资》(1626)音系主要依据的是何处官话方言,学界一直存在争论,代表性观点有:北京官话(罗常培1930)、山西方音(陆志韦1948;李新魁1982)、南京音(鲁国尧1985;杨福绵1986)、中原音(蔡瑛纯2007)、江淮方言(孙宜志2010)等等,至今仍无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新魁;;记表现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资》[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2 孙宜志;;方以智《切韵声原》与桐城方音[J];中国语文;2005年01期

3 鲁国尧;;研究明末清初官话基础方言的廿三年历程——“从字缝里看”到“从字面上看”[J];语言科学;2007年02期

4 曾晓渝;;《西儒耳目资》的调值拟测[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5 麦耘;朱晓农;;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话的基础[J];语言科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刘亚轩;;明清之际西方文献中的中国葡萄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5 汤开建;陈青松;;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播与西洋宗教画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梅晓娟;周晓光;;利玛窦传播西学的文化适应策略——以《坤舆万国全图》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梅晓娟;周晓光;;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地理学汉文西书的天主教化倾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白念文;孟祥路;;以巴赫金狂欢理论观照中国古典喜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9 席成孝;;汉水流域行政区划在宋元时期的变化及其原因[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志平;;利玛窦两次易服及其内在的文化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增午;;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2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文德;;明与西域的玉石贸易[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5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金国平;吴志良;;从自鸣钟探讨利玛窦居留北京的内幕[A];明史研究论丛(第六辑)[C];2004年

7 李新峰;;明初辽东战争进程与卫所设置拾遗[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8 张金奎;;明代军户来源简论[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9 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简论[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10 马自毅;;简论近代中国主权意识的萌生和发展[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曹天成;郎世宁在华境遇及其所画瘦马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雪峰;山东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涛;清代山东小清河沿岸的河患与水利建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聂莹;民国江西茶叶地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春红;区位与兴衰:以临清关为中心的个案研究(1429—1930)[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段晓军;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9 彭兰花;清代江西闺秀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叶振超;CADAL中国文学编年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士元;刘汉城;张文轩;;声调的音系特征[J];国外语言学;1987年01期

2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3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4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5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6 汪锋,王士元;语义创新与方言的亲缘关系[J];方言;2005年02期

7 刘祥柏;;江淮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7年04期

8 王洪君;;兼顾演变、推平和层次的汉语方言历史关系模型[J];方言;2009年03期

9 麦耘;论近代汉语-m韵尾消变的时限[J];古汉语研究;1991年04期

10 耿振生;论近代书面音系研究方法[J];古汉语研究;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长会;;中原官话研究现状综述[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敏;;试析河南境内中原官话中副词“情”的虚化[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3 邢向东;郭沈青;;晋陕宁三省区中原官话的内外差异与分区[J];方言;2005年04期

4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5 郭沈青;;陕南中原官话的性质与归属[J];语文研究;2006年04期

6 周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原官话(稿)[J];方言;2007年02期

7 雒鹏;;甘肃省的中原官话[J];方言;2008年01期

8 刘勋宁;;“支微入鱼”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兼说古中原官话ü[y]语音层的变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刘勋宁;一个中原官话中曾经存在过的语音层次[J];语文研究;2005年01期

10 包旭玲;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影疑母的演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铭;;陕南安康中原官话重叠儿化名词初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柯西钢;;多元视角下的汉水流域方言与文化——以上游地区为例[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雪丽;河南省中原官话尖团音的发展演变情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董红燕;魏县方言(中片话)语音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牛利;平顶山方言词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9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49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