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调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汉语语调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汉语语调研究的现状,然后着重指出现存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汉语语调的定义、汉语语调的音系表征,并初步提出一些相应的、方向性的建议和展望。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
【关键词】: 汉语 语调音系学 声调语言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韵律音系学研究:以成都话为例”(编号:13YJC740074)
【分类号】:H116
【正文快照】: 一、引言 纵观整个20世纪,西方语调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不同的语调理论相继提出,最具代表性的有IPO理论、AM理论、Ladd语调音系理论。由于这些理论创立之初主要是基于非声调语言的语调研究,所以在将其用于分析像汉语这样的声调语言时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下面介绍汉语语调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陆;;试论英汉语言的声调和语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2 张林军;;日本留学生汉语声调的范畴化知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3 张林军;;母语经验对留学生汉语声调范畴化知觉的影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4 拓牧;拼音文字中的标调问题[J];语文建设;1985年02期
5 王茂林;;声调和语调研究的新成果——PENTA模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何江;;汉族学生与维吾尔族学生对普通话声调的范畴感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孙合肥;徐在国;;声调体现的汉语语音形象美[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李淑平;;藏族(安多方言)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实验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李乐毅;汉语拼音标调问题管见[J];语文建设;1988年06期
10 熊佳娟;;从声调语调的分析入手讨论语言的超音段特征[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杰;;留学生语音教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徐健顺;;吟诵的规则初探[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3 毛世桢;曾玉萍;沈倍蕾;;普通话语调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戴光荣;;英汉语篇语音衔接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曹剑芬;;汉语语调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吴洁敏;朱磊;;感情语调的超常韵律和反常韵律特征[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王安红;吕士楠;陈明;张连毅;;汉语语流中的声调音域低音点[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11年
10 李雅;卢颖超;许小颖;陶建华;;连续语流中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对重音感知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秋武;我的音系学研究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兆金;维汉接触中的母语干扰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e,
本文编号:750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5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