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言哲学与外语教学:回顾与反思——中国外语教学系列研究之一

发布时间:2017-08-29 18:20

  本文关键词:语言哲学与外语教学:回顾与反思——中国外语教学系列研究之一


  更多相关文章: 外语教学 语言哲学 现代教育技术


【摘要】:本文参照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2014-2015年)来源期刊目录中的语言学学科外语类10种来源期刊作参考对象,主要梳理、回顾与反思外语教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现状,从宏观上探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外语教学的语言哲学维度。从语言哲学视角切入,本文提出外语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手段和新目标。这不仅有利于重新全面审视外语教学,而且有利于开拓语言哲学的应用研究。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黑龙江大学;
【关键词】外语教学 语言哲学 现代教育技术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言哲学与语言学的整合性研究”(10JJD740004)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英语演讲中篇章隐喻的认知研究”(12C013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学在中国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在举国上下呼唤高考英语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外语教学效果感到不尽人意,业内应该加强探索外语教学。三十多年的外语教学不乏相关的语言学理论指导,但大多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目前应该运用成熟的语言学或者语言哲学理论对其加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廉;Language acquisition与language learning汉译之我见[J];当代语言学;2004年02期

2 王寅;认知语言学中值得思考的八个问题[J];外语研究;2005年04期

3 刘正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J];外语研究;2010年01期

4 王秀梅;;语言研究方法的革命:从描写到解释——以威廉·洪堡特的语言哲学观为基础[J];外语学刊;2008年02期

5 欧阳苹果;;结构-功能关照下的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6 林建强;;分析性语言哲学:反思与批判[J];外语学刊;2009年03期

7 柳晓辉;;译者主体性的语言哲学反思[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8 魏义霞;;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9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10 易立新;;语言问题的哲学探索——评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J];外语学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跃平;;西部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方法评价的实证研究——以西部某高校学生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4 牛文君;叶美芳;;走向存在之家——海德格尔与道家语言观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康勇;;基于“语言游戏说”的汉语歇后语新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晓红;;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邱永忠;;大学新生英语拓展学习的适应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谭晖;徐畅贤;;大学英语教学中突显理论的应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陈叶斐;;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与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汪yN;;认知语言学概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超;;科学理论的可比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葛舒荃;;从海德格尔的角度看保护自然美的实践选择[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3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杨节之;;网络语料库与课堂英语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唐清安;汪顶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6 陈芝国;;南星:现代田园诗的奠基石[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振;田锋;;最佳解释推理对科学实在论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张志伟;;维特根斯坦论哲学:《哲学研究》第一部分89—133小节解读[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福海;论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黄林凯;探索中国电化教育之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艳凤;海德格尔与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雪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中语文的剧本教学[D];苏州大学;2010年

7 田蓁子;针尖上的蜂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松;偶开天眼觑红尘[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冬冬;英语语言标记性和认知突显性的关系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四清;知识经济、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胡明扬;;英语用法调查语料库及其他英语语料库(附文:英语用法调查)[J];国外语言学;1992年04期

3 杜桂枝;认知语言学在俄语学研究中的状况[J];福建外语;1999年02期

4 蓝纯;认知语言学:背景与现状[J];外语研究;2001年03期

5 吕俊;翻译学:解构与重建——论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J];外语学刊;2002年01期

6 陈新仁;论语用平衡[J];外语学刊;2004年06期

7 李洪儒;;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二[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8 李美霞;;三大功能语法观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9 于夕真;;英语教学模式的整合性研究[J];外语学刊;2007年02期

10 江怡;;当代语言哲学研究:从语形到语义再到语用[J];外语学刊;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常,贾秀英;浅析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杨改霞;努力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语教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3 赵建常,关韶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初探[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童龄,李姝娟,赵鹤华;外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环境的营造[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李晓坤;从培养兴趣入手搞好体校外语教学[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8期

6 李德煜,张会欣;浅谈外语教学的创新[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4期

7 张淑文;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8期

8 胡丹;试论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宋书宇,刘建理;实现外语教学的新突破[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2年10期

10 高云;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媛;丑远闻;;多媒体与外语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周解机;;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外语教学优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伍治国;;调整民族院校外语教学语种势在必行[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蒋铁海;;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富霞;;“第三位置”的建立及其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启示[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杜国英;秦怡;;外语教学课堂策略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咏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涂燕;李兴敏;;多媒体技术在成人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Effe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Chinese context:Advantages,Challenges and Guideline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安嫦;李禹;王静;;回顾与展望: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三本外语教学学术期刊的综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钧;外语教学与文化传播[N];吉林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高靓;外语教学和考试将“车同轨量同衡”[N];中国教育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悠然;从政策层面重视外语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记者 高海涛;周济会见欧盟多语言事务委员奥尔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修孟青;让初中生学习更多彩[N];大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昊;五万余市民公园练外语[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胜;网络信息和多媒体语境下的外语教学[D];湘潭大学;2006年

2 任秋兰;中国教育背景下的语境与外语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赵静;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翻译:重新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娜;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观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徐建华;认知语言学文化模型理论与第二外语教学[D];浙江大学;2004年

7 陈卉;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宏观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琳;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卓然;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身份及文化融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俞溪;沉浸式外语教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4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54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