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语音词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3:21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语音词汇研究
【摘要】:临河作为巴彦淖尔市的政府所在地,位于内蒙古西部,是晋语五台片的一个方言点,也是内蒙古晋语研究的重要区域。本文利用《方言调查字表》和《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条目》,在方言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用国际音标真实地记录当地的语音和词汇面貌,并对单点方言的语言状况进行细致地研究,填补内蒙古晋语调查的地域空白。本文主要采用自省法、描写法、统计法,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方法,从今音出发管窥语音的历史演变规律,在词汇方面制定词汇分类调查手册,并从构成方式和词义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分音词、四音格词。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临河的地理气候、人口分布、历史沿革,界定本文研究对象、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理论,列举本文使用的方法符号。第二部分,介绍临河方言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先对内蒙古晋语作了界定,从语音、词汇、语法的角度探讨该区域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提出该区域研究的薄弱之处。对临河方言的归属做了界定,并归纳临河方言的特点。第三部分,临河方言语音研究,描写了临河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绘制了方言声韵调配合表,并制定同音字汇表。根据中古音的音韵地位和词性探究AB式两字组连读变调和名词、形容词重叠式的两字组连读变调。本章还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把临河方言与普通话和中古音作对比,分析入声字的分配情况。第四部分,临河方言词汇研究。首先对内蒙古晋语词汇研究进行综合考察,从音节结构和构词方式的角度对比分析临河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同时本章还重点分析了临河方言的分音词、四音格词。根据《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分25类制定词汇调查条目。第五部分,结论与研究展望。
【关键词】:晋语 临河方言 方言调查 语音 词汇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概况12-13
- 1.1.1 地理人口12-13
- 1.1.2 历史沿革13
- 1.2 本课题研究对象及意义13-14
- 1.2.1 研究对象和内容13
- 1.2.2 研究意义13-14
- 1.3 本课题研究理论、方法14-15
- 1.3.1 研究理论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本文符号说明15-16
- 1.4.1 辅音表15-16
- 1.4.2 元音表16
- 1.4.3 声调表16
- 1.4.4 特殊符号说明16
- 1.5 方言调查合作人16-18
- 第二章 临河方言的研究现状与特点18-25
- 2.1 临河方言的研究现状18-22
- 2.1.1 内蒙古晋语研究现状18-20
- 2.1.2 临河方言的归属20-21
- 2.1.3 临河方言的研究现状21-22
- 2.2 临河方言的特点22-25
- 2.2.1 语音特点22
- 2.2.2 词汇特点22-23
- 2.2.3 语法特点23-25
- 第三章 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语音研究25-101
- 3.1 临河方言声韵调25-27
- 3.1.1 声母25
- 3.1.2 韵母25-26
- 3.1.3 声调26-27
- 3.2 临河方言声韵调配合表27-36
- 3.3 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连读变调36-45
- 3.3.1 临河话“AB式”两字组连读变调36-42
- 3.3.2 内蒙古晋语临河话名词叠字组的连读变调42-44
- 3.3.3 内蒙古晋语临河话形容词叠字组的连读变调44-45
- 3.4 临河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比较研究45-50
- 3.4.1 声母的比较45-47
- 3.4.2 韵母的比较47-50
- 3.4.3 声调的比较50
- 3.5 临河方言同音字汇50-60
- 3.6 临河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的比较研究60-81
- 3.6.1 声母的比较60-67
- 3.6.2 韵母的比较67-78
- 3.6.3 声调的比较78-81
- 3.7 从中古音看临河方言语音的特点81-83
- 3.7.1 从中古音的比较看声母的特点81
- 3.7.2 从中古音的比较看韵母的特点81-82
- 3.7.3 从中古音的比较看声调的特点82-83
- 3.8 中古入声字在临河方言里的表现83-101
- 3.8.1 入声的保留83-94
- 3.8.2 入声的舒化94-96
- 3.8.3 舒入两读的入声字96-101
- 第四章 内蒙古晋语临河方言词汇研究101-154
- 4.1 临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音节差异101-103
- 4.1.1 临河方言是单音节词,普通话是双音节词101-102
- 4.1.2 临河方言是双音节词,普通话是单音节词102
- 4.1.3 临河方言是双音节词,普通话是多音节词102-103
- 4.1.4 临河方言是多音节词,普通话是双音节词103
- 4.2 临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构词差异103-111
- 4.2.1 重叠式构词法104-107
- 4.2.2 附加式构词法107-110
- 4.2.3 复合式构词法110-111
- 4.3 四音格词的结构类型111-118
- 4.3.1 复合式112-114
- 4.3.2 重叠式114-116
- 4.3.3 附加式116-117
- 4.3.4 “圪”字式117-118
- 4.4 分音词118-125
- 4.4.1 分音词的研究概况119-120
- 4.4.2 临河方言分音词的特点及释例120-125
- 4.5 分类词表125-154
- 4.5.1 天文126-127
- 4.5.2 地理127-128
- 4.5.3 时令时间128-130
- 4.5.4 农业130-131
- 4.5.5 植物131-133
- 4.5.6 动物133-135
- 4.5.7 房舍135
- 4.5.8 器具、用品135-136
- 4.5.9 称谓136-137
- 4.5.10 亲属137-138
- 4.5.11 身体138-139
- 4.5.12 疾病、医疗139-140
- 4.5.13 衣服穿戴140-141
- 4.5.14 饮食141-142
- 4.5.15 红白大事142-144
- 4.5.16 日常生活144-145
- 4.5.17 交际145-146
- 4.5.18 商业交通146-147
- 4.5.19 文体活动147-148
- 4.5.20 动作148-149
- 4.5.21 位置149-150
- 4.5.22 代词等150
- 4.5.23 形容词150-152
- 4.5.24 副词、介词等152-153
- 4.5.25 量词等153-154
- 第五章 结语154-158
- 5.1 主要结论154-155
- 5.2 研究展望155-158
- 参考文献158-16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161-162
- 致谢162-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开昌;;内蒙古西部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稀”——以后套话为例[J];河套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卢芸生,,道尔吉;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里的蒙语借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韩登庸;关于元杂剧方言俗语之研究——兼及内蒙古西部区民间方言俗语对元杂剧方俗研究诠释的作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4 卢芸生;沉积在内蒙古西部地区汉语方言中的古代白话词汇[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5 吴金铎,吴学松;内蒙古西部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初探[J];文科教学;1996年01期
6 张简;《金瓶梅》中的内蒙古西部方言、方音及习俗[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5年03期
7 刘成荫;《金瓶梅》中的内蒙古西部方言[J];阴山学刊;1996年03期
8 李小平;;论汉语方言成语的性质[J];语文研究;2009年01期
9 李淑珍;;山西方言四字格的语义特点及其认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艳名;现代汉语四字格语音结构形式探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武燕;鄂尔多斯晋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82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82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