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机制
本文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机制
【摘要】:文章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语用要素群"做了系统分析,提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三个"语用要素群":共时语用要素群、历时语用要素群和即时语用要素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汉语课堂教学的内省机制及特点,以及作为信息传播双方的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特点。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课堂教学 信息传播 语用要素群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现代汉语词典》对“机制”如此定义: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本文探讨的是汉语教师语言传播系统中几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方式。探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语言传播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审视教师语言信息传播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积极方面,有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思益;诗词的语言艺术——试说语用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惠天罡;;浅析语言交际中的语用要素群[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徐思益;重谈语用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惠天罡;;试论“语用要素群”对言语交际的制约[J];语言与翻译;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远志,马翔宇;试论辞格的施事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欧阳利锋,徐惠娟;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谈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俞莲年;语言的特殊性与口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张蓊荟,沈晓红;英汉翻译过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陆荣荣;从认知语境差异看文学作品中习语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董宏程;;试论网络交际者与网络言语的语用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朱小美;王翠霞;;话语标记语Well的元语用意识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张礼,衡桂珍;广告语与前提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蓉;;从顺应论看中国宋词《虞美人》译文比较[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陈彦;;从“剩女”看网络流行语的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3 杨慧琼;杜建华;;受众为何按照谣言而不是新闻行事?——对2010年两起地震谣言的比较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郭素珍;;试论合作原则及其偏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5 鲍德旺;杨士超;;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关系之解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6 顾云青;;运用猜词策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8 鹿学军;;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译英错误分析:语用负迁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9 赵彬;;商务谈判中语用策略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10 吴红;;在语篇教学中加强语用观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芹芹;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社会语言学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U,
本文编号:782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78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