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英文反讽识别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21:22

  本文关键词:中英文反讽识别的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隐性展示理论 反讽 反讽识别 核心特征值


【摘要】:反讽是日常交流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能够传递字面含义以外的隐含信息,这一隐含信息的呈现方式是否与语言特征有关尚有待探究。基于前人对识别反讽言语标准的研究和隐性展示理论(Utsumi,2000),本文试图通过计算语言材料的特征值获得具体的信息,从而找出在近似语境下两种语言之间具有讽刺意味的标识语用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验证适用于英文反讽识别的六类核心特征,即n元词位语法值、n元词性语法值、有趣性数值、词极值、情感值和愉悦值是否能适用于中文环境下反讽的识别。研究语料来自于2011年至2015年间的互联网资料,其中,正向集选自新浪微博网站中含有反语和讽刺语义的汉语评论和英文亚马逊网站中的四星以上的客户评论,为了研究的全面性作为对照组的负向集则选自微博中汉语箴言名言等以及英文旅行顾问网上的客户评论,共计21万余词,4万余句话。语料经过POS特征标注和提取后,相关数据通过SVM和NB分类器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言语反讽核心特征上,用于识别英文文本是否具有反讽特征的核心特征同样适用于中文的反讽识别,即六类特征在区分汉语文本中的反讽特征中扮演重要角色,每个类别的特征值在中文反讽识别中呈现出有异于英文反讽识别的排列特性。具体而言,在识别英文反讽时,n元词位语法值的功能标识起重要作用,其次是n元词性语法值和愉悦值;而在识别中文反讽方面,词极值和n元词性语法值共同承担类似作用,其中词语的极性特征在中文的反讽识别上发挥了比前者更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情感值特征在中文和英文反讽识别上具有相似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真实语料,将反讽特征量化,利用数学模型自动识别具有反讽特征的语句,并对比分析互联网环境下中文和英文在反讽识别中呈现出的异同点。将隐性展示理论有效地运用于实验分析,拓展了其理论应用范围,为传统的语用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模式。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互联网中文言语信息的更准确的处理,同时可以帮助汉语中级和高级学习者更有效地把握字面含义下所隐藏的真正意图,从而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语用习得提供一手的资料。
【关键词】:隐性展示理论 反讽 反讽识别 核心特征值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5;H3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Introduction12-14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4-29
  • 1.1 Semantic Studies on Verbal Irony14-16
  • 1.2 Pragmatic Approaches to the Recognition of Irony16-23
  • 1.2.1 Studies on Cooperative Principles16-21
  • 1.2.2 Studies on Speech Act Theory21-23
  • 1.3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Irony Recognition23-26
  • 1.3.1 Studies on EMT23-25
  • 1.3.2 Studies on PT25-26
  • 1.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ies26-29
  • Chapter 2 Theoretical Framework29-37
  • 2.1 Implicit Display Theory29-34
  • 2.2 Core Elements of Ironic Cues in Irony Recognition34-37
  • Chapter 3 An Empirical Study on English and Chinese Irony37-47
  • 3.1 Research Design37-43
  • 3.1.1 Data Collection38-39
  • 3.1.2 Data Processing39-41
  • 3.1.3 Measurements41-43
  • 3.2 Results and Findings43-47
  • 3.2.1 Features of English Irony from Customer Reviews43-45
  • 3.2.2 Features of Chinese Irony from Microblog Comments45-47
  • Chapter 4 Comparison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Irony Recogni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47-55
  • 4.1 Feature Relevance of the Verbal Irony47-49
  • 4.2 Lex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bal Irony49-51
  • 4.3 Other Features of Verbal Irony51-55
  • Conclusion55-58
  • References58-62
  • 基金62-63
  • Acknowledgements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咏梅;杨佳能;阳爱民;;面向文本情感分析的中文情感词典构建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6期

2 周胜臣;瞿文婷;石英子;施询之;孙韵辰;;中文微博情感分析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03期

3 涂靖;Irony言语行为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本文编号:809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09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