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9-08 05:45

  本文关键词: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背景 少数民族地区 《大学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摘要】: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建构有其必要性。明确人文性与民族性统一的教学理念,建立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编选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理念的教材以及在教学方法中强化读、说,并建立立体多重的评价体系等是该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多元文化背景 少数民族地区 《大学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基金】:2013-2014内蒙古高等学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分类号】:H193
【正文快照】: 国内《大学语文》教学已开展多年,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影响明显且深远,近年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研究也在逐步深化。但众多研究维度中,对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学规律和特点的探讨不足。中国境内民族区域众多,学生民族族属不同、文化背景丰富,民族地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确有其特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叶良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继兴;关于应用哲学平衡论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郑师渠;;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芦平生,陈玉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单鹏举;;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应引领文化创新风气之先[J];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03期

9 张祝平;;从文化自觉的视域审视太极文化的勃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10 梁明珠;杨剑;;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士辉;;文化自觉与民族精神[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4年

2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3 赵瑞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A];孔学研究(第十四辑)——云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马晓琴;;当代回商的文化自觉——以三营的回族商人为例[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马晓琴;;当代回商的文化自觉——以三营的回族商人为例[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6 黄颖;;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从“新天地”现象谈起[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7 石大建;;民间读经的文化自觉性——以上海市J区民间读经为例[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8 陈旭峰;;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木基元;普卫华;;让阿诗玛更加靓丽——从丽江的启示谈二次创业中的石林文化品牌[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江净帆;;“读经”运动:是“文化自觉”还是“文化自尊”——兼与蒋庆先生商榷[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7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魏延梅;在自觉、互动和对话中传承民族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罗美玲;从宗族仪式到民族节日[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余穆谛;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明波;方言电视·地域文化·涉台传播[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妹;哲学视域下的文化宽容[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林兰;霞浦畲族歌谣传承的考察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张家林;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2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12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