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山西河曲方言中的“家”

发布时间:2017-09-08 09:13

  本文关键词:山西河曲方言中的“家”


  更多相关文章: 河曲方言 语法化 主观化


【摘要】:河曲方言中,"家"的虚化用法相对比较丰富。本文在全面描写河曲方言中"家"用法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归纳其在共时平面上语义的虚实、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并参考其它方言中的相关现象,梳理出了河曲方言中"家"从实词到词缀,再到助词,最后成为一个词内成分的语法化的过程,指出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主观化。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河曲方言 语法化 主观化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河曲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隔黄河与陕西省的府谷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相望,处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据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1],河曲方言属于晋语五台片,处在五台片的北部边缘与大包片的过渡地带上。本文之所以要以河曲县方言中“家”为对象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褚福侠;;元曲中词尾“家”的用法[J];齐鲁学刊;2007年01期

2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3 邢向东;陕北晋语沿河方言愿望类虚拟语气的表达手段[J];语文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云;刘小玲;;论语法化现象内部机制的认知体验基础[J];外语学刊;2009年02期

2 苗兴伟;;语言的人文精神观照[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3 吴慧坚;;“阐释之循环”之于古典诗词英译解读的方法论意义[J];外语学刊;2011年06期

4 李绍哲;;俄语только и V_1,что V_2结构的语法化分析[J];外语学刊;2012年03期

5 黄立鹤;;英汉对比研究新视角:语用法的语法化[J];外语学刊;2012年03期

6 杨正超;;《型世言》中“来”字的一种特殊用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雷冬平;;江西安福话的“准”字被动句——兼论使役动词表被动的动因[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8 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刍论[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张华莉;;也谈“什么”的非疑问用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赵秀文;;《西洋记》“被”字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璋;;“てしまぅ”的语法化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亮珍;;浅析《吕梁英雄传》中的“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成虎;;与语法化平行的音系变化连续统问题[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6 黑维强;;陕北绥德方言的“把”字句[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7 邓艳平;;《水浒传》第一人称代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8 张亚婷;;山西临汾方言虚词“的”[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佳;浅析《训世评话》中的兼语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孟洋;《祖堂集》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魏春妮;“一样”结构的语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陈琪;留学生对汉语“谁”的非疑问用法的习得研究——语料库途径[D];湘潭大学;2010年

8 胡玉国;《型世言》处置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朱丽艳;《左传》与《世说新语》位移动词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家煊;;“好不”不对称用法的语义和语用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俊霞;“V见”之“见”的语法化过程[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潘国英;论明清白话小说中表持续义的“在这里/那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王振来;;从语法化和方言的角度考察被动标记[J];汉语学习;2006年04期

4 刘红蕾;;《诗经》中的“所”[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10期

5 乔石豪;;语气副词“连”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高增霞;;“谢”“致谢”“感谢”“谢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郑银芳;;There be结构的语法化过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伍凌;;“一同”的语法化考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王琳;;方位词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卢业林;覃明明;;由实到虚——“起来”的语法化过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英;;论社会转型中邪教对家庭的危害与治理对策[A];社区、家庭拒绝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七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俊业;;漫谈家庭结构变化 营造家庭和谐氛围[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韩为民;;宽容是家庭和谐的主线[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电芝;刘金光;徐振华;张姣;黄颀;李宇青;;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与家庭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龚道国;;开展学生家庭职业指导工作的有益尝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士力;;轿车进入家庭系统分析研究[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成都市汽车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文林;;婆婆是家庭和谐的枢纽[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建;吴俊;龚玲;谷政;张嵘;陈林;吴畏;;1998~2004年重庆市家庭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及其预防[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庞学文;李尚伦;傅衍勇;;家庭接触者筛查在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意义[A];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富源;;U畨彝少年非行曑,

本文编号:813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13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