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中的歇后语翻译

发布时间:2017-09-08 10:09

  本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视域中的歇后语翻译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翻译学 歇后语 翻译


【摘要】:生态翻译学以其生态学的视角审视翻译,为翻译批评注入新的活力。歇后语作为语言的特殊组成部分,因特点鲜明,其翻译可谓要求很高。本文简述生态翻译学的产生,将生态环境与翻译环境进行静态和动态双重对比,结合实例对歇后语翻译进行生态翻译学视角的解读,为译者翻译提出建议。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歇后语 翻译
【基金】: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125223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发端于新世纪初的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和翻译学的交叉学科,它将翻译过程类比生态环境,探究其相互关系;分析和阐释翻译中的各种现象,丰富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任何事物与其环境的关系都密不可分,正如哲学家钱津所讲,“每一个人都是与自然相通的,以有限的方式与无限的存在相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德先;;翻译的网络化存在[J];上海翻译;2006年04期

2 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3 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4 刘爱华;;生态视角翻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6 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7 郭建中;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翻译;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延平;武宁;;《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三维”转换比较[J];安顺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2 孙迎春;周朝伟;;试演“译经”后天八卦[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3 李佐文;牛云平;;论认知机制差异对译作解读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范志慧;张成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王丽萍;;王佐良诗歌译论与生态翻译学的巧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6 苏飞;;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阿Q正传》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申秋云;;文化与可译性限度——评《新汉英辞典》[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8 谈政华;柯细香;;论英语句式的顺线性延伸和汉语句式的逆线性延伸下的科技英语长句汉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9 张群星;;译者动机对翻译过程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涂中庆;董园园;;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春晓》的几种译本[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蒋春生;;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外来电影片名翻译之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方梦之;;从译学术语看翻译研究的走向[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曾东京;苏珊;;论翻译学词典的附录[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小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西翻译学词典之对比研究[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远庆;韩淑红;;谈规范性翻译学词典的特点[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巍;;翻译学术语规范化的实践及效果反思[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锡梅;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吴钧陶与Witter Bynner的杜诗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叶晶晶;重建文化亲缘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彭强;从等效理论看辜正坤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媛;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付莹U,

本文编号:8133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133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