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山西闻喜方言子变韵来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09:46

  本文关键词:山西闻喜方言子变韵来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闻喜方言 子变韵 儿化韵


【摘要】:文章从文献、方言两方面的论证闻喜方言的"子变韵"很可能是早期的"儿化韵",与现在的儿化韵是不同的层次;同时,这种底层形式是u的早期"儿化韵"与读l类音的"儿"有关系。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
【关键词】闻喜方言 子变韵 儿化韵
【基金】:教育部2010规划基金项目“广西粤语平话表体范畴的语法化音变研究”(10YJA740002) 教育部2011规划基金项目“山东方言表体范畴的语法化音变研究”(11YJA74004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汉语变读规律及不变读原因研究”(12CYY032)
【分类号】:H17
【正文快照】: 一、引言王洪君(2004)指出,“子变韵(Z变音)是一种与语音语法层面都有关系的音变现象,它以韵母或韵母和声调的变化表示与普通话名词后缀‘子’相同的语法意义”。她描写了山西闻喜方言大量存在这种Z变音,它的底层音是u(┌u.藜)。如:┌(→┌:┌u)狮u(→u:)兔┌耷(→耷┌:耷u)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穗芳;;汉语拼音字符体式:历史演变和制定国家标准的建议[J];编辑之友;2008年06期

2 李字明;泌阳方言的儿化及儿化闪音[J];方言;1996年04期

3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 黄笑山;利玛窦所记的明末官话声母系统[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李新魁;;记表现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资》[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6 徐通锵;王洪君;;山西闻喜方言的声调——附论“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J];语文研究;1986年04期

7 陈卫恒;林州方言“子”尾读音研究[J];语文研究;2003年03期

8 王洪君;从山西闻喜的小方言差异看Z变音的衰变[J];语文研究;2004年01期

9 麦耘;《西儒耳目资》没有儿化音的记录[J];语文研究;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英;;安阳方言中的名词后缀“[·t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2 于宏;;吉林方言中形容词的特殊格式及功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冯常荣;;吉林方言词的结构特点[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赵君秋;;移民对吉林方言的影响[J];才智;2010年35期

5 宫钦第;;胶东方言声调演变与人文历史地理之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姚小平;;欧洲汉语教育史之缘起——早期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和研究[J];长江学术;2008年01期

7 郑梦娟;;19世纪上半叶西方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简评[J];长江学术;2008年01期

8 师蕾;;辉县方言入声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耿军;;早期传教士的汉语语音学习[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黎新第;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冬雪;;“-子”称谓词的特点[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4 芦兰花;湟水流域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武春野;“北京官话”与书面语的近代转变[D];复旦大学;2011年

9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杜晓萍;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相晋;濮阳县方言语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郭贞彦;山西文水(裴会村)话语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仝秋红;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娟;临沂方言零声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柯建林;清孙PX《尔雅直音》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建华;子洲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素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吴燕;包头方言词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艾溢芳;《北京话语音读本》整理与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侯精一;;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04期

2 陈忠敏;;宁波方言“虾猪鸡”类字声调变读及其原因——兼论汉语南方方言表小称义的两种语音形式[J];语言研究;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永芬;;河南浚县方言的子变韵[J];方言;2006年03期

2 ;儿化韵[J];语文建设;1984年05期

3 张俊英;后鼻音儿化韵发音偏差种种[J];教学与管理;2005年18期

4 侯兰笙;;《帝京景物略》里的儿化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5 ;儿化韵中两个细微差别[J];语文建设;1996年06期

6 马芝兰;;儿化韵中的两个问题——普通话测试中儿化韵的把握[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刘桂芳 ,刘长金;卷舌韵母新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8 王玉冰;普通话儿化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9 胡炳忠;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韵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年03期

10 王志洁;;儿化韵的特征架构[J];中国语文;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蕙心;;A PHONETIC ANALYSIS OF THE er-hua yun儿化韵IN BEIJING MANDARIN[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顺亨;;对韩国学生的儿化韵母发音现象的初步分析[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蔡红录;周静;;语文教学中儿化的应用及现状浅思[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孟晖;;从普通话水平测试谈新时期普通话的语音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周轶;;普通话儿化音的测试和培训对策[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史定国;;现代汉语儿化词规范问题[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罗家全;;揭开《字母汉文方案》和“理想语文”的神秘面纱[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段晓平;;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与学理根据[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付莉;;浅谈北京话音系的感知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10 谢奇勇;;谈谈汉语拼音方案与现代汉语音素(音位)教学的一致性[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汉语书面上的“儿”有几种读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晨萌;北京话轻声、儿化、清入字的变异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2 王媛媛;汉语“儿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李巧兰;河北方言中的“X-儿”形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王利;晋东南晋语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艾红娟;山东长山方言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关俊红;二十世纪辞书儿化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史艳锋;豫北晋语单字音与变音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静;武邑方言音系兼论汉语儿化韵[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国栓;安国方言语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彩英;定州方言词尾“儿”的读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秋荣;迁安方言儿化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丽丽;休宁(溪口)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杨峰;汉语儿化的音系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申艳霞;昔阳方言语法的几个问题[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侯恒雷;镇平方言儿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静静;基于语料库的上海话—普通话中介音韵母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郝滢;临汾方言词缀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3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13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