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方言儿化的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关方言儿化的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儿缀词 大关方言 儿尾 儿化 音系模板 词库音系学
【摘要】:儿化是汉语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它不仅存在于普通话中,而且广泛存在于各种方言。由于儿化同词汇、语法等联系密切,表现形式多样,在汉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课题。大关县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方言点,儿化是其方言较为突出的特点。关于儿化,以往研究主要针对方言、普通话及北京话的对比,很少有研究涉及儿化内部结构的派生机制。本文以大关方言儿缀词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调查儿缀词的发展现状。2.儿缀词是如何派生的?3.儿尾和儿化的性质是什么?基于这三个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参照和田野调查的方法,选取了6名发音人进行录音,收集儿缀词的语音材料。文章以音系模板和词库音系学为理论框架,对大关方言儿缀词的语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关方言儿缀词正处于儿尾和儿化共存的发展阶段,二者主要分布于名词性成分中。由于韵律构词模板的要求,儿尾和儿化有着不同的衍生机制,前者为一个独立的音节,在模板中占据完整的音节位置,而后者却恰好相反。儿化指的是儿音节失去独立性,同前面音节的韵母发生合并,使之产生变化。因此,这里的“儿”只能和前字共占一个音节空位以实现符合规则的输出项。基于上述的分析,儿尾是大关方言内部构词的重要成分,作用类似于后缀,属于词汇范畴。儿化中的“儿”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在一个音节韵母附加卷舌的动作,使那个音节发生儿化。这个卷舌的动作实际上跟声调,重音等相似,属于音系范畴。但不论是儿尾还是儿化,都属于大关方言内部构词的重要成分,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韵律构词的形式。通过深入的研究,本文全面阐述了大关方言的儿化现象,并且有力的解释了其儿缀词的内部衍生机制,界定了儿尾和儿化的性质,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大关方言。
【关键词】:儿缀词 大关方言 儿尾 儿化 音系模板 词库音系学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2.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6
- 摘要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9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Daguan County9-11
- 1.1.1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Population of Daguan9-10
- 1.1.2 Daguan in History and Its Dialect10-11
- 1.2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11-13
- 1.3 Research Method and Source of Data13
- 1.4 Theoretical Basis13-18
- 1.4.1 Lexical Phonology13-15
- 1.4.2 Phonological Template15-18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8-19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9-31
- 2.1 Historical Linguistic Perspective19-20
- 2.2 Dialectological Perspective20-22
- 2.3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22-23
- 2.4 Phonetic Perspective23-29
- 2.5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Perspective29-31
- Chapter 3 Data Discription31-42
- 3.1 Collection of the Speech Data31-33
- 3.1.1 Subjects31
- 3.1.2 Reading Materials31-32
- 3.1.3 Recording Procedure32
- 3.1.4 Data Processing32-33
- 3.2 Initials, Finals and Pitches of Voice in Daguan Dialect33-34
- 3.3 Er-suffix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Core Vocabulary of Daguan Dialect Based on Swadesh List34-35
- 3.4 Description of Er-suffixation in Daguan Dialect35-42
- 3.4.1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ata35-36
- 3.4.2 A Description of Monosyllabic Er-suffixed Words36-37
- 3.4.3 A Description of Disyllabic Er-suffixed Words37-40
- 3.4.4 A Description of Multisyllabic Er-suffixed Words40-42
- Chapter 4 Explanations42-58
- 4.1 Deviation of Monosyllabic Er-suffixed Words43-49
- 4.1.1 Monosyllabic Word+ "-er"43-44
- 4.1.2 Modifier+Monosyllabic Word+-er44-48
- 4.1.3 Clitic+Monosyllabic Word+-er48-49
- 4.2 Derivation of Di-syllabic Er-suffixed Words49-53
- 4.2.1 Non-Reduplicated Er-suffixed Words50-51
- 4.2.2 Reduplicated Er-suffixed Words51-53
- 4.3 Derivation of Multisyllabic Er-suffixed Words53-58
- Chapter 5 Conclusion58-62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58-60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60
- 5.3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60-62
- References62-65
- Appendixes65-7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妍;;汉语方言中的“崽”后缀[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胡文群;谈轻声及其重要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孙锐欣;廿八都话的中塞调的实验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4 王孟杰;孟子厚;;基于区别特征检测的汉语韵母分类[J];电声技术;2011年09期
5 史秀菊;;山西河津方言“子”尾的语音特点[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樊国丽;;闻喜方言语音的鼻化度研究[J];大众文艺;2010年08期
7 李莎;;轻声的宏观历史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赵日新,高晓虹;读《山东方言研究》[J];方言;2002年04期
9 钱永文;;莒县话儿化音节的结构[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茂林;;音系学重音理论简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覃夕航;;普通话元音/γ/的性质和音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彭云帆;;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差异中的语感作用[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高北刚;;从生成音系学角度谈普通话声母的教学[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殷治纲;;基于节拍概念的语言节奏时长描述系统[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杰;汉英对比韵律系学中的若干问题[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慧丽;汉语方言变韵的语音格局[D];北京大学;2011年
3 阮大瞿越(Nguy(?)n (?)i C(?) Vi(?)t;十七世纪越南汉字音(A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4 韦名应;桂东(林岩)壮语方言岛语音研究:范式综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殷治纲;汉语普通话朗读语篇节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姜美玉;汉语口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杨蓓;上海儿童的上海话音系习得[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茂林;普通话自然话语的韵律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思鸣;大关方言语音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朱莉;汉语人称代词语音象似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0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2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