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语义:基于指称意义的特定关系联想——揭开“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第三个谜
本文关键词:关系语义:基于指称意义的特定关系联想——揭开“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第三个谜
更多相关文章: 关系语义学 形式结构主义 系统意义 指称意义 词网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关系语义学的形成背景以及"系统意义"的本质。(1)关系语义学的理论先导是考赛略(1962),莱昂斯(1963)将之推向前沿,而对关系语义详加描述的是克鲁斯(1986);(2)与基于新洪堡特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场论的"心智语义场"理论相比,关系语义学的背景是形式结构主义,可称为"关系语义场"理论。所谓"系统意义",仅限于词语"指称意义"中的几种特定关系的心理联想。(3)作为储存词汇语义的数据知识库,"词网"采用计算技术手段刻画了几种常见的词汇语义关系。词汇语义关系研究还面临着三大任务。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关系语义学 形式结构主义 系统意义 指称意义 词网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元语言系列词典”(2010JDXM02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一、引言西方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自周绍衍的《欧美语义学的某些理论与研究方法》(1978)介绍以来,中国学者熟悉的是语义场理论、语义分析方法,但对关系语义学理论方法不甚了解。吉拉兹(D.Geeraerts)提出:在基于结构主义的“意义”概念而提出的总体路线中,出现了多种理论和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绍珩;;欧美语义学的某些理论与研究方法[J];语言学动态;1978年04期
2 王东海;王丽英;;词汇语义系统的研究方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群秀;一个在线义类词库:词网 WordNet[J];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勃;索绪尔及其现代语言学思想试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曰珠;汉英谚语中共存的女性歧视现象及其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冯小钉;语言消亡与保护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评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仰鑫,欧阳俊林;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演变及其认知科学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朱琼;;格语法主要解决的理论旨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7 任佳思;;歧义之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吴九茹;范荣廷;刘炳吉;;从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看英语交际教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9 马亚娜;;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王静;;“格”语法对TG标准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超;毕玉德;;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韩国语隐喻知识库构建研究[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徐时仪;;面向新世纪的网络词典编纂刍探[A];中国辞书论集2001[C];2001年
3 郭丽军;;试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及其指导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宋晶;;论语言学流派对词典编纂的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永勤;;分歧中的互补:三种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学说及其比较[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裴振霞;;奥巴马获胜演讲的功能文体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予军;;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城市化发展与语言的变迁[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佟立;张虹;季文娜;;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核心术语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影响[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9 王东波;陈小荷;年洪东;;有标记联合结构的语言学特征统计分析[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张新民;;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之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艳华;载瓦语参考语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哈申格日乐;现代蒙古语常用亲属称谓词的语义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超婕;浅谈在CBI理念下完善中国双语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毛敏芹;对搜索引擎扩充语义信息功能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艳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箐;迈克尔·克莱顿科幻文学作品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多献;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口语课中的应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刘毓容;《围城》语言变异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莹;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索妮;政治与娱乐新闻主位推进模式对比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永秋,郭时海;Jackendoff and Langacker的认知观点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周绍珩;;欧美语义学的某些理论与研究方法[J];语言学动态;1978年04期
3 沈家煊;;雷·贾肯道夫的《语义学和认知》[J];国外语言学;1985年04期
4 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5 程琪龙;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理论[J];外语教学;1997年03期
6 邹玉华;语义场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论集);1987年S1期
7 陆尊梧;语义场浅谈[J];学习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鸿;词义研究的一些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58年01期
2 朱伊革;卢敏;;翻译的社会符号学视角探析[J];国外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3 周幸;周恬;;符号学对翻译的启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於咏;;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年35期
5 郑友奇;;隐喻指称意义与语境化构建[J];作家;2009年06期
6 陈岩;浅谈汉语词语的文化意义与中西文化差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7 仝宇飞;;中韩语言交际中的谚语例证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刘晓梅;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
9 陈婵英;;符号学意义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翻译[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刘阳;;“VO_1+O_2”构式中O_1的非范畴化[J];语文学刊;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正光;;指称与句法[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李开荣;;外语学习词典释义的词典学认知与理解[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娇燕;《醒世姻缘传》社会称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洁红;指示语的认知模型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幸;符号学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贾岩;符号学意义理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谢全文;符号学意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安春平;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符号学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耿煜博;论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叶花;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的语用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徐正科;汉语“一量名”结构的句法语义解读[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波先;连南油岭瑶语“a~(53)”和“tsa~(44)、dui~(24)、tu~(53)/na~(44)”的语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9 李晓娟;《红楼梦》词义与现代词义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黎;现代汉语中名词成分的定指性与句法位置关系的篇章考察[D];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2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2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