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俄、汉语隐喻投射域异同研究——以“水”概念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5 20:19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隐喻投射域异同研究——以“水”概念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概念隐喻 投射域 对比研究


【摘要】:投射域是概念隐喻的重要研究范畴。俄、汉语语料库中"水"概念隐喻投射目标域的对比分析表明:俄、汉语言中"水"概念隐喻共性投射域大于个性投射域,共性投射域与始源域"水"的客观物质基本属性密切相关,个性投射域的差异性主要与俄、汉语语言文化背景及抽象思维模式相关。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概念隐喻 投射域 对比研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119)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2012jyxm081) 安徽大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JYXM201216)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留金发[2012]3043)
【分类号】:H35;H1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根据美国认知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①,即“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②。因此,通过语言本体研究或语言对比研究来探索语言的概念隐喻体系及其所折射出的语言文化乃至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4期

2 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英语、汉语语料[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02期

3 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陆;;典故的认知机理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朱晓红;从认知角度看“上”和“下”的方位性隐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周健;;方位词INTO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性扩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郑成利;;英汉情感隐喻共性与差异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孙婷;刘丙桥;;愤怒情感背后的隐喻文化认知因素——英汉谚语中的愤怒情感隐喻的异同及其文化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6 耿丽敏;王斌;;空间隐喻分析——以《红楼梦》中上、下、高、低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7 丁梅;王斌;;从情感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角度研究诗人的创造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8 袁海霞;;从方位词“内”、“外”探讨亲属称谓的空间隐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9 田灵枝;;人体部位作为源范畴的隐喻构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范继花;;方位概念“前/后”在汉语中的隐喻运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缑瑞隆;;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袁娟;;隐喻认知推理机制的受制变量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蔡有恒;;英汉垂直性空间隐喻对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余求真;;词义引申中修辞现象的认知解释[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5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戴卫平;高艳红;;垂直方位词“上/下”“UP/DOWN”隐喻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清平;“里”、“里面(头、边)”的共时历时考察及方位词的双音化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月华;汉语趋向动词的多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明宏;基于与汉语介词短语“在……上”之比较的英语介词on的认知语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美;球赛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贺;汉语歌词中隐喻应用的认知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文姣;“以水取譬”—从认知角度考察汉语中“水”的概念隐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史谦;经济语篇中隐喻及其文化根源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郭璐;中英愤怒表达的认知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旷章红;认知映射视角下的颜色隐喻翻译[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莹;美国公共政治演说中的隐喻现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丽;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美国脱口秀中的言语幽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俏;英汉“恐惧”隐喻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叶丽;;论概念隐喻与跨文化意识[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官俊君;;名词动用的语法隐喻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英美;雷卿;;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韩超峰;;基于概念隐喻的英语习语解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年05期

5 尚砚;;基于概念隐喻对二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研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刘娜娜;楚军;;隐喻写作教学[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唐春燕;;文学隐喻的概念基础-概念隐喻[J];时代文学(上);2010年04期

8 冯宗祥;周燕;杨公建;;中英谚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黄志军;;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德功;;概念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孙玮玮;叶明武;;富营养化的水体与温室气体排放[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全为民;严力蛟;;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4)——瓯江河口综合考察论文集[C];2004年

3 李荷漾;杨勇;杨海宁;王轩;徐仁英;杨孟铭;田红;;水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4 初娜;赵元艺;李德先;;德兴铜矿大坞河流域环境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书严;轩春怡;李伟;陈洪滨;;城市中水体的微气候效应研究[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松梅;;生态城市水景[A];奥运环境建设城市绿化行动对策论文集[C];2004年

7 徐若友;王四洋;曹始友;许延春;刘秀娥;陈佩佩;;新安煤矿复合水体下留设防砂煤柱开采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汪松年;;浅析“死水”的成因和对策[A];2003年全国城市水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史鑫源;李一凡;;某市水体中多溴联苯醚污染现状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孟庆强;黄国锋;吴启堂;徐照丽;;土壤中重金属迁移到水体的机理及预测研究[A];第七次“土壤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郭靖 实习生 刘晓春;宁波城市河道治理“版本”率先升级[N];宁波日报;2005年

2 金宝文 陈旭;海河环境监管步入新阶段[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杨成科;晚秋防黄鳝缺氧[N];中国渔业报;2006年

4 屈新家;浅谈淡水水体蓝藻的应用研究[N];中国渔业报;2007年

5 沅江市水产局 柳富荣 李振;常见虾病的防治[N];湖南科技报;2006年

6 苏州市水产养殖场有限公司 陈超 许爱国 朱树众 苏州大学水产系 宋学宏;翘嘴湆苗种病害防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7 泗洪县科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张刚 王守军 孙修云 刘殿如 刘军;亲鱼培育[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8 吴桂亮;专家提出针对性水产管理措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9 记者 余万芳 实习生 劳福平;让水环境回到“原生态”[N];绍兴日报;2006年

10 记者  钱建虎 通讯员  王羊宝;可在24小时内实现水体更换[N];泰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基于危机传播语料的概念隐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晶芝;元旦社论中的概念隐喻历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谢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吕云峰;水体的偏振特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石洛祥;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黄洁;基于参照点理论的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9 王诗客;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隐喻的多维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寇晓霞;水体和贝类中食源性病毒分子检测研究及污染调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基于概念隐喻视角的诗歌语篇连贯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沈姗姗;论概念隐喻与人的体验的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陈伟伟;认知视角下《论语》的概念隐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亮;概念隐喻在商务环境中的应用和含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温巧枝;中美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常姜;英汉词汇中时间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于恩婷;语言文化视阈下的俄汉爱情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鸣;汉英概念隐喻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赵敏;中美商务语境中常用概念隐喻及其文化根源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8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58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