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疑难字词句辨正
发布时间:2017-09-17 15:16
本文关键词:《国语》疑难字词句辨正
【摘要】:本文以《国语》中长久以来存在争议的字、词、句为研究对象,采取将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考察,在实际研究中针对版本考订、句读辨析及争议较大的字、词释义考辨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考证和分析。在研究时,我们首先选取恰当的切入点展开考证,采纳文字、音韵、训诂等领域科学的研究结论,保证基础研究材料的真实可靠。其次,根据各个存疑句中的词法、句法等语言现象,坚持“同时代同结构”的原则,运用现代计算机语料库技术及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在同时代的典籍中逐一甄选同结构的书证,最终确定符合条件的语料,并将其进行翔实考证、溯源、排比、归纳。在这个过程中,结合普通语言学、汉语史、汉语语法、词汇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实际使用及搭配情况进行分析,并坚持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系统性三大原则,在此基础上得出经过现代语言学理论检验的、比较科学的结论。“版本考订”一章,共考察了3个存疑句,2.1“不可以封国”中“国”为衍文,当为“不可以封”,且“封”为动词;2.2“是故稷为天官”中“天官”当为“大官”;2.3“若无天乎云若有天吾必胜之”句中“云”是错简,且确定“云”的位置后得出断句为“若无天乎?若云有,天吾必胜之”。如我们在考证“不可以封”中“封”下是否当有“国”这一条时,就充分运用了“同时期同结构”和语言的社会性、历史性、系统性的原则来考释。对于此争议句,明道本、公序本中都为“不可以封国”,通过考证我们得出“国”为衍字,具体考证如下:首先,通过对同时期的语料用同结构的标准搜索到239例语料,并进行分析,得出“不可以~”的句式使用有以下形式:“不可以+V(+N)/VP”“不可以+Adv.+V”“不可以+无+N”“不可以+不/弗+V”“不可以+莫+之+V”,由此可见,其后接成分中一定要存在动词。但是同时期典籍中“封国”仅存一例,且为名词性成分,并不符合“不可以封”这一语法形式的要求,因为其不是谓词性成分。针对俞樾提出的“不可以封”和“不可以国”两种情况并存的状况,我们遍搜同时期的几部典籍,得1545例“国”,仅1例在特定语境中活用为动词外,其余全部作名词。由语言的社会性可知,“不可以国”是不符合当时的语言状况,因此我们认为,“国”是衍文。“句读辨析”一章中考察了6个断句有争议的句子,得出结论为3.1“夫战,刑也,刑之过也过由大,而怨由细”3.2“臧文仲欲以辞告,病焉。”3.3“今晋国之方偏侯也。”3.4“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3.5“苟众不说,其君之不报也则有辞矣。”3.6“既其葬也,焚,烟_褂谏稀薄=鲆浴瓣拔闹儆源歉娌⊙伞蔽,
本文编号:870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7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