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简介
本文关键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简介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中心 文化生活 北京语言大学 世界城市 多元文化背景 语言学科 发掘整理 科研基地 城市建设 语言文字
【摘要】:正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5月,是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个科研基地。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语言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关乎首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关乎北京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关乎首都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研究中心的基本任务是,从世界城市建设、社会文化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学科发展等角度对首都语言文化生活展^u调研,研究语言文化建设规律,发掘整理独具特色的北京语言文化资源,为新时期北京语言文化建设和语言文字
【关键词】: 研究中心;文化生活;北京语言大学;世界城市;多元文化背景;语言学科;发掘整理;科研基地;城市建设;语言文字;
【分类号】:H0-2
【正文快照】: 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5月,是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个科研基地。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进程中,语言文化建设水平直接关乎首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关乎北京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关乎首都和谐语言生活的构建。研究中心的基本任务是,从世界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礼;双语词典研究中心近年来的工作[J];辞书研究;1986年06期
2 ;港台消息[J];语文建设;1985年01期
3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4 程曾厚;;“国际双语现象研究中心”介绍[J];当代语言学;1980年05期
5 永真;;英国成立“词典研究中心”[J];辞书研究;1984年03期
6 ;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成立[J];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01期
7 顾定倩;;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09期
8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简介[J];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02期
9 李洁麟;;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举行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心揭牌仪式[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双语词典研究中心在上外成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后记[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语言与文化研究》征稿启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智能与翻译研究室简介[A];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中文信息处理重大成果汇报展资料汇编[C];2006年
4 杨蔚;;在比较中探寻NULEXID语料库系统的未来之路[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普;;论国家语言资源[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柏然;;《词典学词典》读后随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世凯;;动宾式时量动词“为期”的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吴铮;;《名家论吟诵》编者按[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10 ;前言[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语信司;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第三次工作会议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2 李玉兰;中国语言文字观念正在变化[N];光明日报;2007年
3 ;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在南京大学成立[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记者 潘国霖;教育教材语言使用将受监测[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教育部语信司;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研究和字体设计中心授牌仪式在京举行[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6 王珊;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7 蔡施浩 梁音;非洲了解中国不光靠中国商品[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李伟群;北外设电子辞典研究中心[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杜峻晓;岩画古字 奥秘待解[N];人民日报;2005年
10 记者 蔡侗辰;现代汉语通常用字出现新变化[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字词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2 周波;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智博;《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研究概况及文字编[D];吉林大学;2007年
2 赵丽娟;探究英汉两种语言中“鼻子”的隐转喻异同[D];东华大学;2008年
3 赵芳;蒙娜·贝克尔及其翻译观[D];中南大学;2008年
4 武文翔;现代汉语陪伴性个体量词泛化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鹏;动静态的汉语流行语模因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工科;网络流行语传播机制的谜米学理论分析[D];烟台大学;2009年
7 栾丽娜;《增广字学举隅》文字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潘羽辉;转向哪儿?[D];河南大学;2006年
9 徐衍;《上博楚竹书(二)》文字考释[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向娟;承诺类言语行为中的语义韵和被承诺者角色[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4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7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