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图象先于声音——论汉字美学的根本特质

发布时间:2017-09-18 23:22

  本文关键词:图象先于声音——论汉字美学的根本特质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字 美学 图像 声音


【摘要】:与拼音文字不同,汉字的能指本身具有审美性。作为一种"多媒体"式的文字,汉字符号本身就形成了美学的本体性特质。汉字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包含着深刻美学创造的心灵过程,"图像先于声音"是这一过程的根本特点。像-象-相,从具象之像、抽象之象到"抽象"的相,图象灵感构成了汉字创造逻辑在先的重要特征。汉字从"象"立意,包含着艺术创造的规律和图象思维的"图—式"过程。这与西方拼音文字不同,构成了汉字"想象"思维方式的美学特质。以形声字为例,汉字"图象先于声音"的特质充分显露出来。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汉字 美学 图像 声音
【分类号】:H12
【正文快照】: 陈寅恪在论王国维后期国学时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1]这当然是对王国维考证诠释工作的赞扬,但是,却从一个角度,意外地揭示了汉字的文化功能。这种功能是否只有汉字才有?或者说,汉字是否具有特异的文化功能?汉字考释中,如何体现出“每个字”,即汉字本身的文化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汝昌;中华美学的民族特色——应编一部《中华美学大辞典》[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升;;春秋文字字形区域性特征的初步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加晓昕;;以“人”为本,文字与文化的合二为一——探析汉字中与人有关的若干文字的文化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李薛妃;;论伊斯特林汉字类型的归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李海燕;;从“人”及其主要变体试看古人的造字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5 王丹;;带指事性质的象形字与指事字辨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6 刘敬林;;《说文》“六书”段注平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刘凯;;关于“书画同源”之“源”的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于翠玲;中国古代动植物工具书的文化特征[J];图书与情报;2004年01期

9 陈静;;佣书与抄本传播[J];出版科学;2011年05期

10 何林英;;试析构形理据下汉字结构的变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凌;;殊声奏合响 异翮而同飞——《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与《中国出版通史》的编纂特征及其价值[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国权;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夏利N,

本文编号:878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78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