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1 07:15

  本文关键词: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古汉语 条件复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摘要】:条件复句是复句系统的重要分支。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条件复句的研究并不系统全面,尤其在断代研究上仍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本文试图立足中古这一特定时期,重点聚焦此期的各类条件复句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以中古时期的代表性语料为考察范围,在搜集中古用例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汉语条件复句的研究理论,运用语法描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归纳中古条件复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功能。绪论部分对条件复句的内涵和分类进行界定,通过概述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条件复句的研究概况,确立自身的研究目标以及研究方法。本论部分通过对中古条件复句的分类描写,探讨其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征和功能,试图呈现中古条件复句的基本面貌。结语部分则指出,中古汉语条件复句在句法结构、逻辑语义、语用功能等方面正处于渐趋完备的阶段,基本奠定了近现代条件复句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中古汉语 条件复句 句法 语义 语用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4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9
  • 第一章 中古汉语充分条件复句19-41
  • 第一节 偏句使用标记的充分条件复句19-24
  • 一 偏句使用“但”的充分条件复句20-22
  • 二 偏句使用“令” “但使” “但令”的充分条件复句22-23
  • 三 偏句使用“只要” “只”的充分条件复句23-24
  • 四 偏句使用“一” “一旦”的充分条件复句24
  • 第二节 正句使用标记的充分条件复句24-29
  • 一 正句使用“必”的充分条件复句25
  • 二 正句使用“即” “便” “辄”的充分条件复句25-28
  • 三 正句使用“皆” “悉皆”的充分条件复句28
  • 四 正句使用“则”的充分条件复句28-29
  • 第三节 偏句和正句配套使用标记的充分条件复句29-36
  • 一 “但……,X……”句29-33
  • 二 “但使(凡)……,便……”句33-34
  • 三 “一……,即(则)……”句34-35
  • 四 “弥……,弥……”句35-36
  • 五 “凡……,(悉)皆……”句36
  • 第四节 意合型充分条件复句36-38
  • 一 单重意合充分条件复句37
  • 二 多重意合充分条件复句37-38
  • 本章小结38-41
  • 第二章 中古汉语必要条件复句41-54
  • 第一节 偏句使用标记的必要条件复句41-45
  • 一 偏句使用“唯”的必要条件复句41-43
  • 二 偏句使用“唯有” “唯须” “唯当”的必要条件复句43-44
  • 三 偏句使用“除非”的必要条件复句44-45
  • 第二节 正句使用标记的必要条件复句45-47
  • 一 正句使用“乃”的必要条件复句45-47
  • 二 正句使用“方”的必要条件复句47
  • 第三节 偏句和正句配套使用标记的必要条件复句47-52
  • 一 “唯(唯有、唯须、须)……,乃……”句48-49
  • 二 “宜……,乃……”句49-50
  • 三 “非……不……”句与“除非……,方……”句50-51
  • 四 “唯……,便……”句51-52
  • 本章小结52-54
  • 第三章 中古汉语无条件复句54-64
  • 第一节 偏句使用标记的无条件复句54-57
  • 一 偏句使用“无”的无条件复句55
  • 二 偏句使用“无论” “不论”的无条件复句55-56
  • 三 偏句使用“不管” “不拣”的无条件复句56
  • 四 偏句使用“任” “随”的无条件复句56-57
  • 第二节 正句使用标记的无条件复句57-58
  • 一 正句使用“皆” “并皆”的无条件复句57-58
  • 二 正句使用“即”的无条件复句58
  • 第三节 偏句和正句配套使用标记的无条件复句58-62
  • 一 “无问……,皆(悉皆)……”句58-59
  • 二 “无……,皆(则)……”句59
  • 三 “不论(不管)(不拣)……,,X……”句59-61
  • 四 “任(随)……,X……”句61-62
  • 本章小结62-64
  • 第四章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的语义关系和语义特点64-75
  • 第一节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64-67
  • 一 充分条件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64-65
  • 二 必要条件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65-66
  • 三 无条件复句的逻辑语义关系66
  • 四 真值情况66-67
  • 第二节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的语义特点67-75
  • 一 充分 必要条件复句的虚拟性和条件性67-71
  • 二 无条件复句的无条件性71-75
  • 第五章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的句法特征和语用功能75-85
  • 第一节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的句法特征75-79
  • 一 前后分句的成分特征75-77
  • 二 前后分句的句类特征77-79
  • 第二节 中古汉语条件复句的语用功能79-82
  • 一 强调条件的必要性79-80
  • 二 强调结果的绝对性80-81
  • 三 强调结果的普遍性81-82
  • 附:中古汉语条件复句关系标记的功能82-85
  • 一 显示功能83
  • 二 转化功能83-84
  • 三 强化功能84-85
  • 结语85-86
  • 参考文献86-89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 论文89-90
  • 致谢9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春泉;《孟子》中条件复句的结构形式[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万光荣;;复句语义关系对分句语气异类组配的选择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3 张学成;“只要A,就B”的句法、语义、语用的制约关系[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黄晓冬;“无论A,也/都B”句的语义分析[J];汉语学习;2001年05期

5 李振中;“逻辑语义”──复句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李敏;汉语复句理论的发展轨迹[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蒋遐;;汉语条件复句的逻辑语义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1期

8 施关淦;;关于“省略”和“隐含”[J];中国语文;199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芊;中古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3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893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