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绛方言的儿化、子尾和重叠
发布时间:2017-09-26 05:05
本文关键词:山西新绛方言的儿化、子尾和重叠
【摘要】: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地区北部,历史悠久,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中的绛州小片,绛州小片包括山西南部的新绛县、绛县、垣曲县、闻喜县、夏县、万荣县、稷山县、侯马市、襄汾县和沁水县等10个县市,其中闻喜、稷山、侯马、襄汾与新绛县接壤。 本文针对新绛方言中的儿化、子尾和重叠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对比,不仅对这三种形式做了静态的描写,还试图从动态发展的角度,通过对比新老派和相邻县市对每一种形式的使用情况,来考察其活跃程度和地域性特点。 论文先介绍了新绛县的历史、地理情况和新绛方言的特点,再从构词形式、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三个方面对新绛方言的儿化、子尾和重叠进行了描述,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三种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年龄差异和地域性差异做了比较。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同子尾和重叠形式相比,新绛方言中的“儿”化形式最丰富,“儿”化最主要的功能是表小指爱。“子”尾最主要的表义功能是将形容词、动词和部分量词变为名词。新绛方言中名词单纯重叠式数量很少,大量存在的是重叠后缀式。“儿”化、“子”尾和重叠都能改变词性,表小称。新绛方言汾南话和汾北话这三种形式在使用范围上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县市方言相比,也有自己的独特性。新绛方言的新老派差异主要体现在“AA儿/子”和动词重叠“AA”式的使用数量上。
【关键词】:新绛方言 儿化 子尾 重叠 重叠后缀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历史沿革及地理人文概况8
- 1.2 新绛方言概况8-11
- 1.3 本文研究背景与现状11-13
- 1.4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和语料来源13-17
- 第二章 新绛方言的儿化17-29
- 2.1 新绛方言儿化词的构成形式17-24
- 2.2 新绛方言儿化的语法功能24-26
- 2.3 新绛方言儿化的表义功能26-29
- 第三章 新绛方言的“子”尾29-39
- 3.1 新绛方言“子”尾词的构成形式29-35
- 3.2 新绛方言子尾的语法功能35-36
- 3.3 新绛方言“子”尾的表义功能36-39
- 第四章 新绛方言的重叠39-54
- 4.1 新绛方言重叠词的构成形式39-46
- 4.2 新绛方言重叠的语法功能46-47
- 4.3 新绛方言重叠的表义功能47-54
- 第五章 新绛方言儿化、子尾和重叠的特点54-62
- 5.1 新绛方言儿化、子尾和重叠之间的比较54-57
- 5.2 新绛方言儿化、子尾和重叠的内部与外部差异性57-59
- 5.3 新绛方言新老派儿化、子尾和重叠使用情况比较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艳;王晓亮;;东北方言中形容词重叠类型及功能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J];方言;2003年01期
3 沈明;山西方言的小称[J];方言;2003年04期
4 胡光斌;遵义方言儿化的分布与作用[J];方言;2005年01期
5 辛永芬;;河南浚县方言的子变韵[J];方言;2006年03期
6 白兰;张明辉;;AABB重叠式研究综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7 苏俊波;;丹江方言的小称[J];汉语学报;2009年04期
8 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9 蔡萍;;山西新绛方言名词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蒋宗许;古代汉语词尾纵横谈[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6期
,本文编号:921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