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26 22:31

  本文关键词:翻译政策研究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翻译政策 翻译研究 翻译活动


【摘要】:随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翻译政策这一边缘性课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翻译政策应重新纳入霍尔姆斯翻译研究学科中的理论研究范畴,为其在翻译研究中定位,确立其重要性和学科位置。本文在此基础上,还针对我国翻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具体规划未来政策制订与实施的主要方向及各种可能性。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翻译政策 翻译研究 翻译活动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翻译政策研究”(09YJC740071)的相关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虽然近年来在翻译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其本身的跨学科性质,不少领域的研究尚待完善。例如,霍尔姆斯在其1972年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Homles,2000:172-185)中首次提出翻译研究的理论构想,提出“应用理论”的分支中应包括“译员培训”、“工具制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钧;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译介的特点[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2 胡炜;荷兰积极推介本国文学[J];决策与信息;2005年06期

3 黄立波;朱志瑜;;晚清时期关于翻译政策的讨论[J];中国翻译;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瑶;;徽语祁门方言的复数标记“大家”和“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赵博;;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下的诗歌翻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王坤;《醒世姻缘传》中的山东方言例释[J];滨州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4 王丽莉;张研;;从“手”的具体意义对比中日语义派生的特点[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周开鑫;;奈达翻译理论中的尴尬[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陈馥良;;“山寨”风猛的背后——从动态角度看词义信息的发展[J];大家;2010年07期

7 胡琳;顾正阳;;古诗词英译中的以动衬静[J];大家;2012年11期

8 朱敬才;;从翻译本质看翻译标准应具备的特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陈琪;;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电影翻译的功能等价[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10 冷锦英;;对外宣传的英译的归化与异化取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霞;初期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卢志宏;新时期以来翻译文学期刊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刘俊莉;“是”字存在句的表义模式及量类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8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9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峥;《曾国藩全集·书信》谦敬婉词研究与《谦词敬词婉词词典》修订[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娜;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琪;[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华颖;《镜花缘》称谓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明亮;教师教学状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尚磊明;唐代碑刻行草书构形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孟怡村;基于语料库的《论语》核心哲学术语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胡茜;“大力”系列词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佳;论三曹的音乐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静;彝族民歌的艺术风格与演唱技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泓;;徐寿、徐建寅与中国近代科学引进[J];出版史料;2008年01期

2 任萍;;记我国最早的翻译学校——明四夷馆考察[J];上海翻译;2007年02期

3 丁耀瓒;;西方世界的“先锋派”文艺[J];世界知识;1964年09期

4 许钧;论翻译活动的三个层面[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5 邹振环;晚清同文馆外语教学与外语教科书的编纂[J];学术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晶;浅论翻译与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8期

2 王阳;何大顺;;翻译研究中的英汉语篇对比[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3 董务刚;;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红满;;探索翻译研究的社会学途径——评介Michaela Wolf 与 Alexandra Fukari的《建构翻译社会学》[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5 许钧;;意识、视野、判断力与思想——我的翻译研究之路[J];外语界;2006年03期

6 宋志平;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7 马长江;;对翻译工作的研究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8年S5期

8 黄沛真;;论翻译活动的主体间性[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李菁;;语用翻译研究的新路径[J];外语教育;2007年00期

10 刘昕;陈阳;;谈变译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意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傅惠生;;《翻译学导论》框架思考与设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汪榕培;王晓娜;;“同义手段说”与跨文化交际——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说”给翻译研究的启示[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5 朱玉;;充分利用教学翻译活动 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6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不同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孙宁宁;;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黄忠廉;;翻译研究的“两个三角”——以翻译批评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北大学 陈汉良 陈国庆;五四时期翻译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传播[N];光明日报;2010年

2 黄希玲;对翻译研究对象及方法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3 记者 张玉来;网络翻译研究获重大突破[N];人民日报;2001年

4 青岛海洋大学 杨自俭;借鉴和创造[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上外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谢天振;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印荣生;传神诠释老字号[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8 傅小平;东欧文学翻译研究“断层”加剧[N];文学报;2007年

9 沪言;权力化的翻译,,“解构时代”如何不想它?[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涂桂林;唐瑾:学有专攻谱华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2 魏清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活动的社会运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洁;周氏兄弟翻译活动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蔡平;文化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庄刚琴;由否定性到不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尹衍桐;穿越时空的对话:文学翻译价值论[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莹;从萨特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看翻译选择与译入文化意识形态的关系[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毛立京;试论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D];山西大学;2006年

3 王倩;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从解构到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晔;译者伦理对翻译伦理的操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喻婷婷;从认知学理论看隐喻和隐喻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林化平;翻译研究中的语篇互文性[D];山东大学;2006年

7 易嘉静;从阐释学角度看“信达雅”翻译标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戴菁;从翻译本质看译者主体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翟清永;论张谷若的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孔凡;译学领域中的互文性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26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6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