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汉语借用动量短语及其相关英文表达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4:36

  本文关键词:汉语借用动量短语及其相关英文表达的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借用动量短语 相关英文表达 对比研究 认知因素


【摘要】:本文研究汉语借用动量短语的用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与相关英文表达进行对比研究。 现有研究对汉语借用动量短语的属性考察不够系统。本文详细分析此类动量短语在汉语中的语义特点和句法分布特征。本文发现,借用动量短语常用于对事件的计量、具备将事件类别转换为个体事件的个体化功能。另外,借用动量短语表现出明显的名词特征、使得其兼具相对较强的指称功能和相对较弱的陈述功能。此外,本文也对借用动量短语在句法分布方面表现出的多样性进行了探讨。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汉英对比语料库和网络资源找出汉语借用动量短语在英文中的相应表达,并对这样的英文表达进行分类。本文发现对应于汉语借用动量短语的英文表达可分为轻动词结构,同源宾语结构,双宾语结构和名词动词性表达四类;本文对这四类中的每一类特点进行了总结,发现大部分相关英语表达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与英语事件名词的相关性。 基于上述讨论,,本文进而对汉语借用动量短语及其相关英文表达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它们在短语结构、语义特点及句法分布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认知的角度对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予以分析。本文认为汉英两种语言在认知视角及凸显选择、认知机制以及扫描方式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在语言表达中得到体现,这是导致汉英两种语言在事件计量和动作指称方面产生不同表达方式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汉语借用动量短语 相关英文表达 对比研究 认知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36;H313
【目录】:
  • ABSTRACT4-6
  • 摘要6-7
  • Abbreviations7-8
  • List of figures8-11
  • Introduction11-14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14-23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Non-CVCls14-16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Non-CVCls and Non-CVCl Phrases16-18
  • 1.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and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 Non-CVCl Phrases18-20
  • 1.4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Relevant English Constructions for Chinese Non-CVCl Phrases20-21
  • 1.5 Summary21-23
  • Chapter 2 Non-CVCls and Non-CVCl Phrases in Mandarin Chinese23-53
  • 2.1 Non-CVCls in Mandarin Chinese23-35
  • 2.2 Non-CVCl Phrases in Mandarin Chinese35-51
  • 2.3 Summary51-53
  • Chapter 3 Relevant English Constructions for Chinese Non-CVCl Phrases53-63
  • 3.1 Finding Relevant English Constructions for Chinese Non-CVCl Phrases: A Corpus-Based Approach53-57
  • 3.2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the Relevant English Constructions in Question57-62
  • 3.3 Summary62-63
  • Chapter 4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on-CVCl Phrases and the Relevant English Constructions63-74
  • 4.1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on-CVCl Phrases and the Relevant English Constructions63-66
  • 4.2 A Cognitive Explanation of the Differences66-73
  • 4.3 Summary73-74
  • Conclusion74-77
  • Bibliography77-81
  • Appendix I81-82
  • Appendix II82-91
  • Acknowledgements91-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春芳;同源宾语结构的认知特征[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3期

2 许结玲;马蔚彤;;动量词的语义特征与动词过程结构的联系[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蒋宗霞;;动量词的语义分类及组合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王延菊;英语量词浅析[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建;谢晓明;;动词后数量短语的语义功能和句法属性[J];汉语学习;2008年04期

6 张晶;;英汉数量短语之对比[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7 刘街生;蔡闻哲;;现代汉语动量词的借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03期

8 李建平;唐五代动量词初探[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王艳滨;;现代汉语动量构式“相互依存”的认知分析[J];外语学刊;2012年06期

10 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仇伟;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刘辉;现代汉语事件量词的语义和句法[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7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7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