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俗字字形描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4:48

  本文关键词:俗字字形描述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俗字 正字 字形描述方法 讹变部件表 讹变特点


【摘要】:汉字的输入与输出问题一直是汉字信息处理关注的焦点,俗字作为汉字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输入与输出问题更是受到汉字信息处理领域和文字学领域的双重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汉字的处理都以字符编码的形式对整字进行输入与输出,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分析汉字字形的内部结构,其封闭性更是大大限制了字符集的扩展,使得俗字这类编外字符的输入与输出成为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俗字字形的计算机处理问题,方便字形结构和部件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本文借鉴现有汉字字形描述方法,在考察俗字字形讹变特点的基础上探究俗字字形的形式化表示方法。本文俗字字形描述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以正字字形表达式为平台,在此基础上对俗字字形结构和部件的讹变情况加以形式化表示。其中,正字字形表达式又以结构和部件为基本参数,利用Ra,b这一形式化表示方式将末级部件用分析获得的十七种结构关系联系起来,之后再通过不断递归,最终生成正字字形表达式。俗字字形的描写则以此为基础,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保留讹变部件具体形体的预标注,之后再在正、俗字讹变部件表的辅助下,用正字部件形体加编号的形式指代相应讹变部件,以完成俗字字形的最终描写。前后两次俗字字形描写中,结构关系的变化都以替换(→)、添加(+)、省略(V)和移位(*)四种关系变化符来表示。利用确定的俗字字形描述方法,本文对《干禄字书》中641对正、俗字字对和《敦煌俗字典》中3349个正字及其对应的7635个俗字进行了标注,形成了相应的正字字形表达式和预标注的俗字字形表达式,并以此为字形资源,利用自定义算法自动获取了相应的正、俗字讹变部件对,之后再通过对所获部件对的独立性、自由度、与字内其他部件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正、俗字部件间的相关性等情况的进一步分析确定最终讹变部件对,形成正、俗字讹变部件表。并通过对表中数据的考察与分析,发现了俗字字形讹变的部分规律。另外,又以正、俗字字形表达式为基础,分别获取了491个正字基本部件和766个俗字基本部件。本研究中俗字字形结构和部件等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能够为俗字讹变规律的探究提供假设。而整理所得的正、俗字讹变部件对则从字形上为俗字对应正字字形的推断提供思路。
【关键词】:俗字 正字 字形描述方法 讹变部件表 讹变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2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1
  • 0.1 课题的选择8-9
  • 0.1.1 选题理由8
  • 0.1.2 选题价值8-9
  • 0.2 课题的研究目的9-10
  • 0.3 课题的研究内容10-11
  • 第1章 俗字与字形描述方法研究现状11-19
  • 1.1 俗字的研究现状11-14
  • 1.1.1 字词考释与俗字辑录11-12
  • 1.1.2 俗字理论探究12-13
  • 1.1.3 敦煌俗字研究13-14
  • 1.2 汉字构形系统的研究现状14-15
  • 1.3 汉字字形描述方法研究现状15-19
  • 1.3.1 汉字字形描述研究15-17
  • 1.3.2 基于图像理解的汉字字形研究17-18
  • 1.3.3 其他与汉字构形相关的研究18-19
  • 第2章 正字字形的形式化表示19-27
  • 2.1 字形描写基本参数的选择19-21
  • 2.1.1 正字字形描写的基本思路19
  • 2.1.2 字形描写的基本构形元素19-20
  • 2.1.3 汉字字形结构分类20-21
  • 2.2 汉字字形拆分准则21-23
  • 2.2.1 现有汉字字形拆分理论21-22
  • 2.2.2 汉字字形拆分准则22-23
  • 2.3 正字字形的形式化描写方法23-27
  • 2.3.1 基本参数的形式化表示23-24
  • 2.3.2 正字字形的形式化表示24-27
  • 第3章 俗字字形的形式化表示27-36
  • 3.1 俗字的特殊性27-28
  • 3.1.1 俗字自身的特殊性27
  • 3.1.2 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7-28
  • 3.2 俗字字形描写的基本思路28-29
  • 3.2.1 俗字字形描写的参数选择28
  • 3.2.2 俗字字形描写的基本方法28-29
  • 3.3 俗字字形讹变情况分析29-31
  • 3.4 俗字字形的形式化描写31-36
  • 3.4.1 俗字讹变部件的表示31-32
  • 3.4.2 俗字结构关系变化的形式化表示32-36
  • 第4章 构建正、俗字讹变部件表36-48
  • 4.1 构建正字部件表36-38
  • 4.1.1 正字部件表的用途36-37
  • 4.1.2 正字部件表的构建37-38
  • 4.2 正、俗字讹变部件对的提取38-42
  • 4.2.1 正、俗字讹变部件对提取方法38-39
  • 4.2.2 正、俗字字形二叉树的构建39-40
  • 4.2.3 正、俗字讹变部件对的发现与提取40-42
  • 4.3 正、俗字讹变部件表的建立42-48
  • 4.3.1 人工校对整理规范42-43
  • 4.3.2 正、俗字讹变部件对的确定43-45
  • 4.3.3 正、俗字讹变部件表的构建45-47
  • 4.3.4 正、俗字讹变部件表的应用47-48
  • 第5章 《干禄字书》、《敦煌俗字典》俗字字形标注与分析48-53
  • 5.1 《干禄字书》、《敦煌俗字典》俗字字形标注情况说明48-49
  • 5.1.1 俗字字形标注的对象与规模48-49
  • 5.1.2 俗字字形的标注成果49
  • 5.2 正、俗字讹变部件对的分析49-53
  • 结论与展望53-55
  • 附录A:正、俗字末级部件讹变对(部分)55-57
  • 附录B:正、俗字合成部件讹变对(部分)57-59
  • 附录C:《干禄字书》、《敦煌俗字典》正字基本部件59-60
  • 附录D:《干禄字书》、《敦煌俗字典》俗字基本部件60-62
  • 附录E:术语表62-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绪左;俞晓红;;《王昭君变文》校注商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陈源源;;《大正藏》本《妙法莲华经释文》校勘十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俞晓红;詹绪左;;《降魔变文》校注商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姚洁;;释析“X摹弊种颷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孙琛琛;周阿根;;《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录文校补[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马洪;;渤海压印瓦“N稀弊值墓剐卫丛碵J];北方文物;2011年02期

8 姚洁;;试析“iJ”字之讹[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忻丽丽;;《中华道藏》讹误例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10 姬慧;;《敦煌碑铭赞辑释》补校举隅[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蒙;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黄杰华;汉藏宝,

本文编号:927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7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a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