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悬泉汉简的文字流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5:26

  本文关键词:悬泉汉简的文字流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悬泉置简牍文字 书体风格 汉字流变


【摘要】:悬泉汉简自90年代出土以来广受学界关注,针对简牍内容的考据和延伸研究对汉代的社会发展状况做出了多方面的阐释。目前,国内对汉简文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等领域,尚无针对悬泉置汉简文字的考古研究。本文以悬泉汉简中的文字流变为切入点,借鉴文字学和书法学的研究成果,将悬泉置出土的简牍文字置于汉字发展的流动过程中考察,在梳理分析书体概念的基础上,对汉代发生的重要文字变化现象进行了考证,通过与秦系文字的纵向对比,和同时代文字对比,和内部字形对比,梳理字形在历史进程中的流变规律,包括字形的省简、合并、变形、抽象,以及笔画的形成,结构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影响文字形态变化的书写材料和工具、书写时间和地域、大的文化气候环境、书写者和书写用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
【关键词】:悬泉置简牍文字 书体风格 汉字流变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7.5;H1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3
  • 第一节 汉简简述及悬泉汉简的出土8-10
  • 一、汉简的历史文化价值8-9
  • 二、悬泉汉简的出土9
  • 三、悬泉汉简在学术上的价值及研究状况9-10
  • 第二节 悬泉汉简文字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意义10-13
  • 一、研究材料10-11
  • 二、研究方法11
  • 三、研究意义11-13
  • 第二章 悬泉汉简字形梳理分析13-39
  • 第一节 篆字13-16
  • 一、篆的概念13
  • 二、悬泉汉简中字形与篆字的对比13-16
  • (一) 悬泉汉简中带有篆意的文字13-14
  • (二) 悬泉汉简篆意的消失14-16
  • 1. 象形字因形立意14-15
  • 2. 篆字方中带圆15
  • 3. 篆字左撇右捺的变化15-16
  • 第二节 隶字16-33
  • 一、隶的概念16-18
  • 二、悬泉汉简中隶字形体的特征18-32
  • (一) 笔画的演变18-24
  • 1. 曲线变为直线18-20
  • 2. 直线变为曲线20-21
  • 3. 撇、捺的变化21-23
  • 4. 笔画的简省23-24
  • (二) 字形比例的变化24-26
  • (三) 符号化的转折26-28
  • 1. 独体象形字26-27
  • 2. 合体字的象形部分27-28
  • (四) 艺术性的体现28-30
  • 1. 竖笔有意拉长28-29
  • 2. 横画左右延展29-30
  • (五) 共性与个性30-32
  • 三、历史性的节点32-33
  • 第三节 草字的孕育33-39
  • 一、草的概念33-34
  • 二、悬泉汉简中草字的整理及特征34-38
  • (一) 萌芽状态的草字34-35
  • (二) 深度的草化35-38
  • 三、新形态的预示38-39
  • 第三章 悬泉汉简字体流变的原因及意义39-45
  • 第一节 文化气候的改变39-40
  • 第二节 书写的时代和地域40-41
  • 第三节 平民的书写者41-42
  • 第四节 书写内容的影响42-43
  • 第五节 工具及材料的制约43-45
  • 第四章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校补[J];敦煌学辑刊;2001年01期

2 何双全;;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0年05期

3 马智全;;悬泉汉简二十年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凤山;隶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休兵;浅析“隶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林雪;居延汉简字体风格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27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27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a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