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之乐”用于亲人团聚
本文关键词:“天伦之乐”用于亲人团聚
更多相关文章: 团聚 郁达夫 曹雪芹 归有光 赵树理 红楼梦 桃花 天伦 家庭 夫妇
【摘要】:正"天伦之乐",语本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后以"天伦之乐"四字成文,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欢乐。例如明·归有光《郑母唐夫人八十寿序》:"父母夫妇兄弟子孙,皆全天伦之乐,求之于世,盖无有也。"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七回:"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郁达夫《微雪的早晨》:"家里又近,回家去又可以享受夫妇的天伦之乐,为什么不回去呢?"赵树理《卖烟叶》:"如今虽然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团聚 郁达夫 曹雪芹 归有光 赵树理 红楼梦 桃花 天伦 家庭 夫妇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天伦之乐”,语本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后以“天伦之乐”四字成文,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欢乐。例如明·归有光《郑母唐夫人八十寿序》:“父母夫妇兄弟子孙,皆全天伦之乐,求之于世,盖无有也。”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七回:“田舍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志;;郁达夫“一层雨”析疑[J];咬文嚼字;2002年03期
2 余保林;宋安国;庞大岳;邵杰;;初中第六册[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03期
3 左云成;;曹雪芹、脂砚斋相互融合的修辞观[J];东南传播;2007年08期
4 赵佳聪;;《红楼梦》与儒家美学新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2年04期
5 张燕来;;《红楼梦》中的“动+将+补”结构[J];中国语文;2004年02期
6 群一;;从《红楼梦》谈云南方音[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03期
7 孙钧政;度隔情——关于文学语言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2期
8 杜永道;;《红楼梦》中的王夫人并非“居幼为妹”[J];中国语文;1997年06期
9 季丽莉;;这“姑娘”与那“姑娘”从哪里来——对《红楼梦》中“姑娘”称呼语的语源学考察与用法辨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10 潘慎;卢景文;;数量词在《红楼梦》韵文中的修辞作用[J];语文研究;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葵;;Assimilation and Alienation in Translation[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6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杜文霞;;汉语昵称的文化制约及其他[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马彪;;“做”与“作”的使用与规范[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刘宏帆;;“把”字句的习得研究及其教学——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申元初;;文学评论写作通识[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Unicorn and Drago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邹媛;;单音形容词重迭式作修饰语的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吉灵娟;;论文化翻译与文学翻译的意境传达[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军;红楼梦译十五年[N];团结报;2009年
2 黄继林;说夯[N];扬州日报;2006年
3 葛红兵;什么样的汉语才是纯洁的?[N];文学报;2003年
4 吴祚来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文水平在课本之外[N];广州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吴小曼 见习记者 欧阳毅 沈山;方言之殇[N];财经时报;2005年
6 杨匡汉;母语尴尬[N];人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余传诗;《咬文嚼字》跟话语错误没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马承钧;作家不是“作家班”培养出来的[N];工人日报;2006年
9 南京日报记者 顾小萍 邢虹;接听本报热线,老吴“韶”得很过瘾[N];南京日报;2007年
10 尹旭恩;天水方言考(上)[N];天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征;《红楼梦》人物换称的语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雷冬平;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易花萍;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张庆庆;近代汉语几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许宁云;汉语篇章零回指的解析与生成:一项基于语料的向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张莉萍;称谓语性别差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娟;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角度研究及其在《红楼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 周晓瑛;《红楼梦》人物形象在译本中的再现从语域分析角度研究小说对话的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李晓娟;《红楼梦》词义与现代词义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文娟;解读译者的创造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过国娇;《红楼梦》(前80回)量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跃;《红楼梦》量词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7 钱菊兰;从文化失衡的角度对《红楼梦》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李晶;《红楼梦》中的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王向阳;《红楼梦》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考察[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刘锦晖;《红楼梦》习语翻译的异化与归化[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37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3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