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语式语义建构过程中的识解特征分析——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30 21:13
本文关键词:兼语式语义建构过程中的识解特征分析——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视角
【摘要】:认知语言学相关研究认为,兼语式的语义建构过程主要体现为两个成分事件的整合过程。然而成分事件概念结构的形成离不开识解机制,故兼语式的语义建构过程还应涉及成分事件的识解特征。以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视角,分析兼语式中成分事件体现的识解特征可发现:1)参与整合的成分事件体现降低还原度的识解倾向;2)识解方式须在成分事件之间形成互补分布;3)互补分布使得成分事件之间在识解方式的搭配上只存在4种类型,不具有任意的可能性;4)以上发现表明,整合过程不仅产生创新义,而且参与整合的部分也须在识解维度受到制约,并相互适配。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兼语式 事件域认知模型 识解 成分事件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兼语构式的概念套叠研究”(项目编号:13Q026)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1.引言现代汉语兼语式的句法结构可表示为(N1)+V1+N2+V2。N1为兼语式主语,特定情况下可省略;V1是兼语动词,数量有限;N2既是V1的宾语也是V2的主语,故为兼语;V2由谓词性成分充当。如:(1)我叫他来。(语法小组1952:23)在上例中,“他”既是“叫”的宾语,又是“来”的主语,故为兼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牛保义;;兼语N2的衔接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J];外语学刊;2013年02期
2 沈家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在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述要[J];修辞学习;2006年05期
3 王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年01期
4 牛保义;;新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的建构与应用[J];现代外语;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红艳;开启之功 创新之力——略论汉语语法学的草创与革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赵Z,
本文编号:950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5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