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国外副词层级模式理论对现代汉语副词功能层级建构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02 18:36

  本文关键词:国外副词层级模式理论对现代汉语副词功能层级建构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副词 层级 现代汉语 宏观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生成语法、功能语法、认知语法和语言类型学等当今主要理论语言学流派中几种代表性的副词层级模式,然后提出副词的"修饰语+中心语"视角,建立现代汉语副词功能层级的分析框架。由此建构的现代汉语副词层级从宏观层面将现代汉语副词依次归置为语素层副词、词层副词、短语层副词、小句层副词、句子层副词和语篇层副词。本文提出了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现代汉语副词宏观研究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副词 层级 现代汉语 宏观研究
【基金】: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副词层级的功能—认知研究”(12YBA097) 湖南工程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分类号】:H146.2
【正文快照】: 1.引言副词既是最早被语言学家确认的词类之一,同时还是世界各主要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词类之一(参见Hen-geveld 1992;Croft 2001;Bisang 2011等)。因此副词研究具有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副词研究也一直占据汉语语法研究举足轻重的一席之地。据不完全统计(张谊生2010:前言),近3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华勇;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J];汉语学习;2003年01期

2 Jan Nuyts;;Language,Conceptualization and TAM Marking:A Cognitive-functional Perspective[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帅梅;现代汉语副词及类副词的功能层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荣;徐丽萍;;“超X”类词的来源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葛婷;;协同副词“一起”与“一齐”可替换度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钟华;;“才”重读与非重读时语义、语用功能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吴振华;虚词与李义山近体诗所表现的情感与心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孔令达,傅满义;儿童语言中副词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胡琪;;“却”与“倒”的语义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张丽;;试论格式“非……不可”及相关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9 曾思渝;;谈对外汉语中副词“才”的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胡静敏;;程度副词“非常”与“格外”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锐;;语义等值和汉语虚词的意义分析[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2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劲荣;;内涵、外延与汉语修饰成分的标记隐现[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张新云;;浅谈山东方言中的部分程度副词——以西齐方言区作为研究对象[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5 刘曦蔚;;浅谈乐山方言中的“dai~(13)”[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6 杜莹;;《红楼梦》诗词曲赋中的副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2期[C];2011年

7 沈冰;;试析语气副词“并”的语义与语用[A];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4年

8 ;海峡两岸共同语辞书研究[A];海峡两岸语言及辞书研究[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青;现代汉语把字句主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欣;汉日否定表达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余成林;汉藏语系语言存在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朴锦海;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詹碧文;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珲;基于统计的常用汉语副词用法自动识别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丁熠;“契合”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瑞粉;《现代汉语词典》程度副词配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冰;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的多角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伍凌;“可是”的虚化及三个平面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邬述法;《九章算术》虚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娅敏;“反而”和“倒”的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兴锐;现代汉语“上”类方位词对比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巍;《清平山堂话本》副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祖艳凤;留学生程度副词“比较”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奚强;范围副词的再分类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孔令达,傅满义;儿童语言中副词的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卢英顺;副词“只”的语义指向及其对句法变换的制约[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夏齐富;程度副词再分类试探[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5 彭小川;论副词“倒”的语篇功能——兼论对外汉语语篇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6 山述兰;“程度副词+名饲”的语义基础及表达效果[J];成都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7 陆丙甫;;词性标注问题两则[J];辞书研究;1983年05期

8 傅满义;试析总括副词“都”的语义指向[J];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李铁范;;“屡次”类重复副词与动词的语义选择限制[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陈鸿瑶;吴长安;;“也”字独用语篇衔接功能的视角化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长安;“还”和“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钱兢;面向对韩汉语教学的“还”类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崔四行;三音节结构中副词、形容词、名词作状语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黄梅;现代汉语嵌偶单音词的句法分析及其理论意义[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贾改琴;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薇;现代汉语副词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季安锋;时间副词“老”、“老是”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燕峰;现代汉语“副+NP”结构新探[D];暨南大学;2004年

4 朱丽;揣测语气和揣测语气副词[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盐见亮太;日本留学生对“还”“又”“再”的使用状况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罗煌辉;“反而”的篇章连接功能及反递句式的历时演变[D];暨南大学;2006年

7 徐鹏波;“还、又、也”语气义的表达机制[D];北京大学;2007年

8 刘建华;副词“还、也、又、再”的重复义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刘伟丹;三千常用词进入副名现象中的名词考察[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李长庆;现代汉语不成词语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谊生;;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兼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分类与范围[J];中国语文;2000年01期

2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3 董为光;汉语副词的数量主观评价[J];语言研究;2000年01期

4 胡阿萍;关于古代汉语副词的探讨[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唐克胜;汉语副词的用法特点及其翻译[J];职教论坛;2004年02期

6 郑晓雷;与“异态”有关的汉语副词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柳士镇;;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江胜利;;现代汉语副词的定义与虚实[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段泗英;;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10 冯雪冬;白英龙;;汉语副词虚实归属的进一步探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启辉;;浅析近代汉语副词“都”的源流内容[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张颖;;日中机器翻译中汉语副词的数据处理[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南平顶山市二中 李晓红;中古汉语副词“分别”的虚化[N];学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鸿瑶;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与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栗学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褚俊海;汉语副词的主观化历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6 郭建芳;汉英副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梓欣;现代汉语副词与泰语副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季薇;现代汉语副词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徐海月;关于日语中汉语副词的考察[D];苏州大学;2014年

4 渥美淳子;关于汉语副词“就”的多义性及其与日语对应词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徐天兴;现代汉语副词照应的历时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阮秋水;汉语副词“再、又”与越南语副词“n(?)a、l(a)i”对比及教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怡宁;现代汉语副词在口语中句法实现灵活性的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崔晓飞;现代汉语副词“倒”考察[D];河南大学;2004年

9 代瑜;语法化视角的现代汉语副词标注实证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孙倩;中级中亚留学生汉语副词教学方法的教学实验报告[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61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1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