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汉语数词教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俄汉语数词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汉俄数词分类、使用及文化内涵的对比出发,在了解差异的条件下,更加准确地分析俄罗斯学生在汉语数词学习过程中产生偏误的原因以及偏误的种类,并对偏误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同时在对比以及总结偏误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对数词使用进行详细的讲解,提出更适合俄罗斯学生学习的、更为简单有效的数词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俄数词 数词对比 偏误分析 教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第一章 汉俄数词对比13-27
- 第一节 汉俄数词分类对比13-19
- 一、汉语数词分类14-17
- 二、俄语数词分类17-18
- 三、汉俄数词分类对比分析18-19
- 第二节 汉俄数词用法对比19-24
- 一、汉语数词用法19-21
- 二、俄语数词用法21-23
- 三、汉俄数词使用对比分析23-24
- 第三节 汉俄数词文化对比24-27
- 一、汉语数词文化24-25
- 二、俄语数词文化25-26
- 三、汉俄数词文化对比分析26-27
- 第二章 俄罗斯留学生数词使用偏误分析27-40
- 第一节 偏误具体分析27-37
- 一、初级阶段偏误分析28-29
- 二、中级阶段偏误分析29-34
- 三、高级阶段偏误分析34-37
- 第二节 偏误产生原因37-40
- 一、母语负迁移37-38
- 二、目的语泛化与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38
- 三、教学策略及学习态度38-40
- 第三章 对俄汉语数词教学建议与设计40-60
- 第一节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数词分析40-41
- 第二节 《汉语新目标》数词部分分析41-42
- 第三节 对俄汉语数词教学建议42-45
- 一、初级阶段数词教学建议42-43
- 二、中级阶段数词教学建议43-44
- 三、高级阶段数词教学建议44-45
- 第四节 对俄汉语数词教学设计45-60
- 一、初级阶段教学设计45-50
- 二、中级阶段教学设计50-57
- 三、高级阶段教学设计57-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新建;批评的界限:语文分野中的文化选择——关于“汉语批评”的相关思考[J];思想战线;2002年02期
2 胡守钧;;维护汉语的纯洁性[J];世纪;2002年01期
3 王春燕;《汉语文化要略》介评[J];语言与翻译;2003年02期
4 田春燕;吕淑文;;文化差异与英汉语言中“红色”的翻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5 张彤;;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商务汉语[J];商场现代化;2007年10期
6 谭武群;;管窥汉语文化之矛盾性[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裴文;;我们的汉语能走多远[J];粤海风;2007年06期
8 朱蕾;;汉语文化内涵词的翻译原则及方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7年12期
9 岳岚;;浅议汉语品牌的英译[J];内江科技;2008年01期
10 张旭;顾飞荣;;从Thick Translation看汉语熟语英译[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刚;;汉语连珠四字结构与英语避虚就实的特点[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明;;论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问题[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解海江;章黎平;;汉语文化词典的设计与编纂[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司继涛;;穿越文化,透视中英方位观之差异[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蒋立珠;蒋立真;;从翻译“哈特”还是“黑特”想到的[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洋;;汉语谐音探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俞瑾;谁动了我们的汉语[N];成都日报;2005年
2 五柳客;汉语还有多少美丽?[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朱竞;汉语的魅力[N];吉林日报;2005年
4 本报评论员;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谢迪南;汉语危机?[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6 周年洋;恢复汉语的自豪感[N];财经时报;2007年
7 惠铭生;从汉语成为“看客”想到希拉克的愤然离席[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赵启光 安卓;汉语:全球普及率不及法文[N];民营经济报;2007年
9 谢迪南;为恢复汉语的优雅而呐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本报高级编辑 傅振国;汉语,为你欢喜为你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燕;商务汉语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岳辉;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阮氏丽娟;汉语方位词及其类型学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8 徐先蓬;汉语的熵及其在语言本体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9 兰巧玲;俄汉语是非问句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黎洪;汉语偏正复句句序变异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雅慧;澳大利亚维州地区儿童汉语教学模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向p芪,
本文编号:964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