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通》歌戈韵混并和明清江淮官话
本文关键词:《正字通》歌戈韵混并和明清江淮官话
更多相关文章: 正字通 歌戈合流 北部吴语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摘要】:中古果摄歌韵与戈韵合流是现代长江流域汉语方言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中我们再次考察《正字通》歌韵与戈韵合并的情况,对比《洪武正韵》、《字汇》,指出《正字通》歌韵戈韵已然合流。考察明清时期其他几种韵书、韵图,认定该音变在16世纪吴语已然完成,至迟在17世纪江淮官话文献也有记录,而音变的蛛丝马迹在《洪武正韵》中已有显示。对该音变的研究将有助于明代江淮官话等的研究。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正字通 歌戈合流 北部吴语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分类号】:H17;H11
【正文快照】: -引言《正字通》(下文简称《正》)是成书于17世纪的一本字书,作者张自烈(1596-1673)。古屋昭弘首创了对该书音注的研究,认为它代表17世纪江西宜春方言为基础的读书音系统(古屋昭弘,1992)。此后古屋昭弘(2004、2005)、林庆勋(2001)、华建胜(2007)、刘泽民(2010)在此基础上对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继福;;读明末安徽方言韵书《音韵正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叶宝奎;试论《书文音义便考私编》音系的性质[J];古汉语研究;2001年03期
3 谢苍霖;《豫章丛书》本《芑山文集》点校后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高永安;《字汇》音切的来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曾晓渝;;试论《西儒耳目资》的语音基础及明代官话的标准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6 李新魁;;记表现山西方音的《西儒耳目资》[J];语文研究;1982年01期
7 古屋昭弘;;《正字通》版本及作者考[J];中国语文;1995年04期
8 孙宜志;;方以智《切韵声原》与桐城方音[J];中国语文;2005年01期
9 刘泽民;;《正字通》作者问题补证[J];中国语文;2010年06期
10 忌浮;;明末湖北京山方言音系——读郝敬《读书通》[J];语言研究;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洁;;合肥话派生式“子”缀词初探[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陈涵子;严志刚;;城市化进程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3 史艳锋;;孟州方言中的入声[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张清华;;明代文学史上的母女诗人[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5 黎新第;也说“们──每──们”的反复变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袁冬梅;;宋代江南地区流行病考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何自胜;;从词汇扩散看六安话入声字的演变[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高志强;;论江南地区漆文化的历史传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9 唐国栋;胡德明;;安徽来安南部方言疑问代词系统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于珏;李爱军;王霞;;上海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卷舌元音声学特征对比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永海;;明清江南文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精神特征[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磊;鄂东北江淮官话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田敏;鲁迅与浙东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金花;士人与土司[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叶晓锋;汉语方言语音的类型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贡贵训;安徽淮河流域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大学;2009年
10 杜晓萍;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新第;明清时期的南方系官话方言及其语音特点[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丁锋;;《正字通》著者是廖文英[J];辞书研究;1984年01期
3 张盛裕;;太平(仙源)方言的声韵调[J];方言;1983年02期
4 王太庆;;铜陵方言记略[J];方言;1983年02期
5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6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7 张盛裕;太平(仙源)方言同音字汇[J];方言;1991年03期
8 鲍厚星;湘南土话系属问题[J];方言;2004年04期
9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02期
10 汪锋,王士元;语义创新与方言的亲缘关系[J];方言;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惠兰;张自烈著《正字通》新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张涌泉;;《正字通》对《字汇》的匡正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语文;2005年04期
3 秦曰龙;;《五音通韵》征引《正字通》考辨[J];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00期
4 熊加全;;《正字通》疑难俗字考释正误辨[J];语文建设;2013年08期
5 张青松;;《正字通》疑难字考释九则[J];中国文字研究;2013年01期
6 王海霞;;《正字通》体例之研究[J];语文学刊;2013年09期
7 王海霞;;《正字通》与《字汇》编排体例及收字之比较[J];语文学刊;2013年11期
8 ;说“作”话“做”[J];语文世界;1996年04期
9 张青松;;《正字通》异体字训释指瑕[J];励耘语言学刊;2014年01期
10 刘永绥;“馘”与“,
本文编号:964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964457.html